郑丽文可能才是两岸“统一”最大的绊脚石!很多人以为,她当选是“统派”的胜利!,但实际上,她只是给大陆“和平派”一个继续幻想的借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郑丽文的政治表现再次让人看清国民党的真实面貌,在台湾政坛,她时而高喊促进两岸和平,时而又模糊表态,回避涉及统一的核心问题,这种反复横跳的行为不仅令外界错愕,更让人怀疑她究竟代表了什么样的两岸立场。 从“九二共识”的提出到后来的“不统不独”,国民党擅长用听起来好像有道理的口号蒙混过关,他们从不敢直接表明统独立场,反而利用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讨好大陆,又安抚台湾选民,郑丽文的做法正是这种策略的延续,她一边强调两岸和平交流的重要性,一边又在涉及主权的问题上含糊其辞,这种看似精明的政治操作,其实是在为台湾的“维持现状”争取更长的时间。 时间对于两岸统一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每多拖延一天,台湾的防御体系就多一分完善,美国对台军售的支持也愈加频繁,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军事建设进入快车道,先进武器装备不断到位,防御能力正在迅速提升,这意味着未来的统一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台湾社会的年轻一代在“去中国化”的教育影响下,对大陆的认同感不断降低,“台湾人”意识逐渐强化,年轻一代对统一的意愿已然减弱,如果继续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两岸间的心理距离将越来越远。 国民党不仅没有积极扭转这一趋势,反而在暗中助推,表面上,他们承认“九二共识”,表示愿意与大陆维持和平交流,但实际上,他们在台湾内部并未采取任何措施遏制“台独”思想的蔓延,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历史书籍的编写,甚至是文化产业的输出,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台湾的本土意识,郑丽文虽然反对激进的“台独”政策,但她并未推动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两岸融合举措,她的态度看似温和,但对于统一来说,这种“温和”更像是一种隐形的障碍。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民党这种“拖字诀”不仅消耗了大陆的耐心,还导致战略机遇的不断流失,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美战略竞争愈发激烈,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议题之一,如果大陆在这段关键时间内不能抓住机遇,有效推进统一进程,未来的挑战将更加严峻,美方已经在台湾问题上投入了更多资源,试图通过军售和政治支持将台湾牢牢绑在其战略布局中,国民党利用大陆对“和平统一”的期待,不断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在为美台勾连创造更多空间。 郑丽文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是国民党整体策略的缩影,作为一个以“维持现状”为核心目标的政党,国民党并非真正的统派,他们的所有政策和策略都围绕着如何在“统独”之间找到一个安全的灰色地带,郑丽文的存在,让一些大陆人士误以为国民党依然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从而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事实证明,这种幻想只会让大陆在台湾问题上陷入被动。 如果把郑丽文的立场放在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下来看,她的作用不过是拖延统一进程的“小工具”,她的温和表态给大陆带来了一种“和平统一尚有希望”的错觉,但这种错觉极具迷惑性,国民党并未推动两岸统一的实际进展,反而在台湾内部通过各种方式巩固“维持现状”的局面,国民党这种策略比民进党更加隐蔽,甚至更加危险。 大陆需要警惕这种“和平统一”的假象,寄希望于国民党的转变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推动统一,而是维持现状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郑丽文的出现,只是国民党为了适应新形势而进行的一次形象包装,她的温和表态并不代表国民党整体立场的改变,仅仅是为了延续其在两岸问题上的模糊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