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披露俄美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破裂过程,上周俄罗斯向美国提交了一份乌克兰冲突

自由轻羽事 2025-10-25 22:53:38

彭博社披露俄美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破裂过程,上周俄罗斯向美国提交了一份乌克兰冲突解决方案,重申了其各项要求,包括基辅放弃对顿巴斯地区的领土主张。 彭博社披露的细节,俄罗斯上周提交的冲突解决方案未能换来共识,反而让隐藏的分歧彻底暴露,11年的领土争端依旧看不到破局的曙光。顿巴斯地区的归属问题,早已是俄乌冲突的核心症结。 自2014年乌克兰东部局势动荡以来,这片土地就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焦点,俄罗斯此次提交的方案中,明确将基辅放弃对顿巴斯的领土主张列为核心诉求,这既是对自身安全关切的坚持,也是对多年来地区局势的回应。 谁能想到,一场看似有望破冰的外交接触,会在短短24小时内出现惊天逆转?普京与特朗普的通话曾给俄方带来乐观预期,俄罗斯官员一度认为,美方已认可顿巴斯剩余部分移交俄方的提议,相应的,俄方也愿意作出小幅领土让步,这种“各退一步”的交易似乎即将达成。 可政治博弈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面成为了局势的转折点。会面之后,美方突然改口,表态支持按当前战线实现停火,这一立场并非新鲜事,早在阿拉斯加峰会之前就已被莫斯科明确拒绝。 如此反复无常的态度,怎能不让俄方感到被轻视?要知道,顿巴斯地区对俄罗斯而言,不仅关乎地缘安全缓冲,更牵涉到当地大量俄语族群的利益,俄方的诉求绝非空穴来风。 而特朗普的立场摇摆,背后藏着复杂的利益算计,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军火商的利益诉求、欧洲盟友的态度牵绊,都让这场外交谈判变得错综复杂。 外交舞台上的交锋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周一会谈,成为了布达佩斯峰会破裂的直接导火索。拉夫罗夫在会谈中直面双方立场分歧,将美方的出尔反尔摆上台面,这样的对峙让本就脆弱的谈判基础彻底崩塌。 谁在背后左右着美方的决策?消息人士的披露给出了答案:鲁比奥一直推动特朗普对俄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强硬姿态毫不掩饰;而美方特使惠特科夫却持相反意见,坚持向基辅施压,要求其接受俄罗斯关于顿巴斯的核心条件。 同一政府内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让美国的对乌政策充满矛盾,也让俄方难以判断美方的真实意图。这种内部矛盾并非偶然,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风格本就带着强烈的商人色彩,将“交易艺术”奉为圭臬。 此前他曾多次质疑对乌援助的必要性,称其为“无底洞”,暗示基辅应放弃部分领土换取和平,转头又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称乌克兰有望“赢回全部领土”,180度的立场反转暴露了其政策的投机性。 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美国军火商海外销售额飙升49%,其中63%流向欧洲,战争俨然成为了一本万利的生意,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和平进程自然举步维艰。 回看这场冲突的起点,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后,亲西方政府上台,克里米亚经由公投并入俄罗斯,顿巴斯地区随即爆发冲突,民间武装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局势从此陷入动荡。 多年来,尽管有明斯克协议等国际斡旋成果,但小规模交火从未停止,领土争端成为横亘在各方之间的鸿沟。俄罗斯始终将北约东扩视为心腹大患,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更是俄方的红线,而美国则借着支持乌克兰,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这场地缘政治的博弈,最终让乌克兰沦为了牺牲品。 阿拉斯加峰会的无果而终,早已为布达佩斯峰会的破裂埋下伏笔。今年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曾被寄予厚望,可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普京在领土问题上寸步不让,让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遭遇重挫。 此次布达佩斯峰会的破裂,不过是双方矛盾的再次爆发,俄方坚持的顿巴斯领土诉求与美方支持的“当前战线停火”,本质上是两种地缘战略的碰撞,没有一方愿意轻易妥协。 泽连斯基政府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一边是美国时强时弱的支持,一边是俄罗斯毫不退让的立场,乌克兰的命运似乎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泽连斯基曾呼吁美国对俄施压,希望获得更多军事援助,甚至提议用乌克兰生产的无人机换取美国“战斧”导弹,可特朗普却降低了调门,承认向乌提供“战斧”可能导致局势升级,这种模糊的态度让乌克兰的处境更加尴尬。 持续三年半的冲突让乌克兰山河破碎,能源基础设施屡遭袭击,民众流离失所,这样的苦难何时才能结束?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俄美乌三方的博弈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的政策摇摆源于自身利益算计,俄罗斯的坚定立场出于地缘安全考量,乌克兰的抗争则是为了国家主权完整,各方诉求看似合理,却在现实中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布达佩斯峰会的破裂不是结束,而是这场复杂博弈的新起点,顿巴斯地区的未来依旧扑朔迷离。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自由轻羽事

自由轻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