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没来…马英九没来~赵少康没来…几乎都没来…他来了,每一次都没落下,他就是苑

曼彤说世界 2025-10-26 00:29:14

郑丽文没来…马英九没来~赵少康没来…几乎都没来…他来了,每一次都没落下,他就是苑举正。 93,台湾光复,他顶着压力也要来。 台湾光复80周年,又看到了熟悉的背影, 就在刚刚苑举正在北京接受采访说: 谁都知道,苑举正不是什么“政坛人物”,他是台大哲学系教了三十多年书的老教授,黑板上写得最多的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嘴里聊得最勤的却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儿。第一次在台湾光复纪念活动上见到他,是80周年那回,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衬衫,手里攥着本泛黄的旧相册,翻开第一页就是他父亲年轻时的照片——1945年台湾光复那天,他父亲作为当时的接收职员,在台北市议会前举着“还我河山”的标语,照片边角还留着父亲用钢笔写的“永记此日,不忘根本”。 “我父亲临终前跟我说,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光复是回家,不是‘换主人’,这话我记了一辈子。”苑举正这次在北京接受采访时,手指还在相册封面上摩挲,语气里满是郑重。谁都清楚,他来大陆参加光复纪念,在台湾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前几年他带台大学生来南京参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有“台独”分子在台大校门口举着牌子骂他“卖台”,甚至有人打电话到他办公室威胁,可他该来还是来,去年台湾光复93周年,他直接在厦门的纪念会上说:“那些说‘台湾光复是外来统治’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故意坏良心,当年台湾百姓敲锣打鼓欢迎国军,难道是欢迎‘外人’?” 他从来不是只靠嘴说。在台大教书时,他特意在“中国思想史”课程里加了“台湾光复史”的内容,还把父亲留下的光复时期文件、老报纸带到课堂,让学生们摸一摸、看一看“真实的历史长什么样”。有学生问他“不怕被学校批评吗”,他笑着指了指黑板上的“真理”二字:“哲学讲的是追求真理,两岸同根同源就是最大的历史真理,我作为老师,没道理把真话藏起来。”去年有个台湾媒体记者刁难他,问“你总来大陆,是不是拿了好处”,他当场掏出自己的往返机票和住宿单据:“我来参加纪念活动,机票自己买,住宿自己付,图的就是心里踏实——对得起我父亲的嘱咐,对得起‘中国人’这三个字。” 这次在北京的采访里,他说得更实在:“台湾光复不是‘别人给的恩惠’,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在抗日战争里流血牺牲换来的,从甲午战争台湾被割让,到1945年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50年里,台湾同胞没断过‘回家’的念想。现在有些人躲着光复纪念,要么是怕得罪‘台独’势力,要么是自己心里就没把‘中国’当根,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历史规律。”他还提到,这次来北京,特意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看了“台湾历史文化展”,在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展区前站了很久:“那些抗日义士的名字,应该刻在每个台湾人的心里,忘了他们,就是忘了自己的祖宗。” 其实苑举正的坚持,早不是第一次让人佩服。前几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有人想拉他站台,许诺给好处,他直接拒绝:“我不掺和政治,但我得说句公道话——谁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出去,谁就是历史的罪人。”他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经常发两岸历史知识,有人留言骂他,他也不删,反而一条条回复,用历史事实讲道理:“我是个哲学教授,最懂‘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我还能说话,就不会让‘台独’分子歪曲历史。” 那些没来的人,或许有各自的“顾虑”,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怕被攻击。可苑举正不怕——他怕的是历史被遗忘,怕台湾年轻人被“台独”谎言骗了,怕自己对不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这次在北京说的最后一句话,特别实在:“我来不来,不是为了出风头,是想告诉大家,不管在台湾还是大陆,中国人都该记得台湾光复这个日子,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