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和美国传来消息: 10月25日,美军动手了!他们派出了无人机在加沙地带上空飞来飞去,紧紧盯着哈马斯和以色列两边,看看谁不遵守那份摇摇晃晃的停火协议。 美军派来的可不是普通无人机,是 MQ-9 “死神” 这种沙场老油条,翼展快 20 米,能在天上连飞 30 多个小时不落地,机身上的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能把地面动静拍得一清二楚,就算是哈马斯藏在废墟里的小动作,或是以色列坦克的异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要是觉得有必要,还能挂着 “地狱火” 导弹随时切换成攻击模式,这哪是盯梢,简直是架着摄像机的 “空中宪兵”。 更狠的是背后的指挥中心,就设在以色列基里亚特・加特郊区,离加沙东北方向就几公里,200 名美军人员盯着屏幕实时调度,连美军高官帕特里克・弗兰克都亲自坐镇,这配置比当年在卡塔尔乌代德基地的指挥中心还要靠前,完全是把指挥台搬到了冲突眼皮子底下。 以色列政府点头同意这事也一点不意外,毕竟拿了人家的手短。过去一年美国给以色列的军援就超 179 亿美元,创下了单年纪录,算上历史总账更是高达 2512 亿美元,每年 38 亿美元的固定军援要给到 2028 年,以色列的战机、导弹大半都靠美国接济。 这种情况下,美军要在自家地盘设个指挥中心盯停火,别说点头,恐怕还得主动给配后勤支援,毕竟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这个 “金主爸爸”,再说有美军盯着,既能给国际社会一个 “愿意停火” 的交代,又能借美军的眼睛盯着哈马斯,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这停火协议本身就是块一戳就破的薄纸,10 月 19 日刚炸过的事一点不奇怪,这地界的停火从来都是 “保质期比牛奶还短”。 今年 3 月份就有过先例,双方 1 月刚签的停火协议,3 月就被以军空袭炸碎,那次直接炸死了 310 人,哈马斯高级安全官员都没能幸免,当时以方说哈马斯拒不释放人质,哈马斯骂以方搞种族灭绝,两边互相甩锅的架势和现在一模一样。 说到底还是诉求根本对不上,以色列死死咬着要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哈马斯则非要以军全面撤出加沙、实现永久停火,就像两辆车对着开,谁都不肯踩刹车。 以色列《国土报》早就说透了,只要以方不给撤军期限,哈马斯就不可能交人质,这种死结可不是美军一架无人机就能解开的。 更别提哈马斯这边根本没打算彻底服软,虽说经过两年打击,以色列号称击毙了上万名哈马斯成员,但美国冲突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实际确认死亡的也就 8900 人左右,而且哈马斯还能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光是新招募的成员就有 1 到 1.5 万人,这些没受过太多训练的年轻人拿着武器在废墟里打游击,“打了就跑” 的伏击战从来没停过,地下的地道网络也还在偷偷运作。 对哈马斯来说,能在以军的围堵下活下来就是胜利,真要让他们乖乖遵守停火协议,等于断了自己的根。而以色列那边,内塔尼亚胡政府靠着强硬立场撑着支持率,国内极右翼还喊着要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这种情况下只要哈马斯有一点风吹草动,以军的空袭按钮就按捺不住,10 月 19 日的爆炸声不过是重复了无数次的剧情。 美军心里其实门儿清这停火稳不住,所以才把指挥中心设得这么近,把无人机派得这么勤。毕竟中东这块地方占着全球 46.4% 的原油出口量,加沙乱成一锅粥,万一烧到周边产油国,美国的能源安全就得打哆嗦。 再说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支点,要是以军真搞出大规模地面进攻,把阿拉伯世界的怒火都引过来,美国的地区布局就得崩。 所以派无人机盯着、设指挥中心控场,既是给国际社会看 “美国在努力维稳”,也是拿着监控数据随时敲打两边 —— 哈马斯别搞突袭,以色列别太出格,谁坏了规矩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只不过这招能不能管用还是个未知数,毕竟美军在中东搞监控不是第一次了,当年在叙利亚派 “全球鹰” 无人机,续航能到 36 小时,连跨洲际飞行都不在话下,不还是没能拦住冲突升级。 现在加沙这局面,就像满是火星的干柴堆,美军的无人机再能盯,也架不住两边伸手去碰那堆火,10 月 19 日的爆炸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份摇摇晃晃的停火协议,恐怕还得在美军的监控眼下继续 “晃” 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