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李文博士的建议,认为现在印度来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建议每年将印度留学生人数限制在2000人以内,取消对他们的补贴,并且禁止他们学习军工、电力、造船等国家安全相关敏感专业。 博士认为有些印度留学生目的不单纯,担心他们借着留学偷技术、搞情报,回国后与中国竞争甚至威胁国家安全,还提议把相关资源用于培养中国贫困地区的学生。 先说说敏感专业限制这事儿,其实不光中国,美国早对外国留学生搞过类似政策,像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非美国公民想申请都得层层审核。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步棋不算离谱,毕竟核心技术容不得半点风险。 但人数限制到2000人以内,就得掰扯掰扯了。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在华留学生约2.5万人,要是一下砍到两千,会不会太一刀切?毕竟大部分留学生还是来学语言、商科的,真要搞技术盗窃的,未必会扎堆来读这些专业。 再说说取消补贴,现在中国对外国留学生的补贴,主要集中在攻读学位的学生身上,而且不是人人都有。有数据统计,2023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印度留学生不到1000人,把这部分补贴转给贫困生,确实能帮到不少人,但也得考虑正常留学交流的需求。 博士担心“偷技术、搞情报”,这种警惕心没错,但也得客观看。中国高校对敏感专业的管理一直很严,实验室准入要登记,核心课程资料不外传,真能靠留学就把关键技术带走,可能性没那么大。更多时候,留学还是文化和学术交流的桥梁。 把资源转给贫困生这个提议,绝对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2023年中国贫困地区高中生升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要是能把给外国留学生的部分补贴,用来建贫困地区的实验室、请好老师,确实能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改变命运。 不过也得想,国际留学交流不是单向的。中国每年也有几十万学生去国外留学,要是我们对印度留学生卡得太严,会不会影响中国学生去印度或者其他国家学习?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讲究的是互相尊重。 还有个点容易被忽略,印度是人口大国,也是新兴市场,不少中国企业在印度有业务。懂中印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留学生,将来可能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纽带。要是把留学渠道卡太死,说不定会断了这部分人才储备。 最后得说,博士的建议里,“重视本土贫困生培养”这点绝对该支持,但“限制留学生”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因为少数人的潜在风险,就否定所有留学生的价值,更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把正常的交流渠道也给堵死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印度人在华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