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美国建厂的“血泪教训”又添一例!国轩高科那个砸了24亿美元(折合173亿人

车一路向前开 2025-10-26 20:41:59

中企在美国建厂的“血泪教训”又添一例!国轩高科那个砸了24亿美元(折合173亿人民币)的密歇根电池厂,终究还是黄了。从当初州长亲自站台给补贴,到如今官司缠身黯然退场,这波操作哪是“亏钱”,分明是及时止损的“保命明智之举”! 谁能想到这项目当初是被美国捧着手心欢迎的?2022年规划的时候,密歇根州直接甩来1.25亿美元现金补贴,还给了5.4亿美元的30年减税大礼包,就盼着这厂能带来2350个高薪岗位,当地年薪中位数才4万美元,工厂开出的6.2万美元薪资直接高出50%。国轩更是诚意满满,规划了年产15万吨正极、10万吨负极的超级工厂,眼看就要成中企赴美建厂的标杆。 可转头风向就变了,全是“明枪暗箭”。先是当地居民闹起来,院子里贴满标语,说电池厂“有毒”,还扯出“和中国有关联”的大旗,硬把商业项目搞成了政治闹剧。更狠的是2023年地方选举后,新议会直接翻脸不认人,撤回了所有支持。国轩气不过起诉维权,赢了一审禁令,结果市政府立马上诉,官司从2024年拖到现在,彻底陷入拉锯战。 这哪是建厂,分明是掉进了“泥潭”。特朗普上台后,制造业回流政策越收越紧,关税壁垒层层加码,从中国进口的设备成本飙升,光这一项就多花了好几千万美元。加上美国电动车需求突然疲软,车企纷纷砍订单,连福特、通用都停了自家电池厂项目,国轩这时候要是硬扛,只会越陷越深。 最关键的是,国轩早留了“后手”,放弃美国根本不算输。这边刚停了密歇根项目,那边就在摩洛哥砸了12.8亿欧元建20GWh工厂,不仅能靠当地的钴和磷酸盐资源省原料钱,还能直接辐射欧洲和非洲市场。而且国轩和大众联合开发的标准化电芯技术已经落地,在国内和欧非的产能布局早就成型,少个美国工厂根本不影响大局。 其实国轩不是个例,远景动力那两座加起来36亿美元的美国工厂,也早就停摆了,厂房建好了却连设备都没装。说到底,美国现在的营商环境太“玄”:政策说变就变,补贴说砍就砍,还动不动拿“国家安全”当幌子,中企进去就是“待宰的羔羊”。与其耗在无休止的官司和政策不确定性里,不如把钱投到摩洛哥这种给资源给政策的地方,这账谁都会算。 有人说24亿美元打水漂太可惜,但仔细想想,要是继续耗下去,律师费、停工损失只会更多。国轩这波“弃局”,是看透了“赚钱先保命”的道理,在充满变数的环境里,保住现金流和产业链主动权,比硬撑“国际化面子”重要多了。

0 阅读:2
车一路向前开

车一路向前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