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还是凭一己之力默默地为美国扛下了所有啊!德国近期因为美国政府停摆,没钱发军饷

运赛过去 2025-10-26 22:53:42

德国还是凭一己之力默默地为美国扛下了所有啊!德国近期因为美国政府停摆,没钱发军饷已经快一个月了,德国政府给驻德国的美军12000名文职人员发了工资,德国财政本来就不宽裕,可是还是硬着头皮给美军发工资。 美国那边国会又闹腾起来了,这次是联邦政府从10月1号开始停摆,已经拖了快一个月,军饷都发不出来了。驻在德国的美军基地,那些干后勤、餐饮、安保的本地员工,本来指望华盛顿的钱,结果现在眼瞅着工资泡汤。德国政府一看这事儿,赶紧站出来说,别慌,我们先垫上。一下子就给一万两千来号人发了10月份的薪水,总共砸进去两亿欧元左右。这钱不是小数目,德国自己经济这两年本来就磕磕绊绊,能源账单高得吓人,基础设施还得修,预算本来就紧巴巴的。可他们还是咬牙顶上去了,等美国那边恢复运转了再去要报销。这事儿听着就让人觉得靠谱又有点心酸,盟友之间就这样,关键时候得有人扛着。 美国政府停摆这玩意儿不是头一回了,上次2018-2019年那次就闹得鸡飞狗跳,这次2025年又是老问题,两党在预算上死磕,民主党想多投福利,共和党盯着边境墙和国防开支,结果资金链一断,联邦雇员全傻眼。军方那边优先保军人薪水,但文职员工就悬了,尤其是海外的。驻德美军总共三万五千多人,其中一万二千是本地文职,大多是德国人,干的活儿是基地运转的命根子:从食堂刷盘子到消防巡逻,再到行政文书,全靠他们。平时这些工资得美国国防部批了才能发,现在华盛顿关门,审批卡壳,员工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德国公共服务业工会21号就发声了,说再不解决,基地运转都得瘫,社区经济也跟着遭殃。 德国财政部22号直接行动,发言人说启动额外支出,确保10月工资按时到账。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政府一商量,就敲定了方案。这些员工平均月薪税后四千三百欧元左右,算下来两亿欧元不是天文数字,但对德国来说真不算轻松。想想看,德国这几年通胀刚压下去,乌克兰那边援助花了不少,国内还得补贴电动车转型,预算赤字本来就超标。现在多出这么一笔,等于从牙缝里挤出来。欧盟层面也盯着呢,德国作为欧元区老大,财政纪律得严,可他们还是选择了先人后账。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政治信号:北约盟友不能因为华盛顿内斗掉链子。 从军事角度看,这事儿挺有讲究的。驻德美军是欧洲美军的主力,斯图加特陆军欧洲司令部、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这些地方战略位置金贵,盯着俄乌那边的一举一动。文职员工虽不是穿军装的,但他们管着基地的日常运转,要是罢工或流失,影响可不小。德国这么一出手,等于稳住了后院,避免了潜在的安保漏洞。美军高层私下肯定松口气,虽然嘴上不说,但这帮本地员工走了,招新人得花时间培训,成本更高。北约框架下,德国本来就负担重,去年军费占GDP两点一,勉强达标,这次垫工资更像是一种低调的互助。话说回来,美国要是真赖账,德国外交部估计得费劲儿追,国际协议上写着报销,但国会那帮人爱玩花样,谁知道呢。 这事儿在欧洲圈子里传得挺快,法国媒体说这是柏林的“务实外交”,英国人调侃美国欠了欧洲一屁股债。德国国内舆论也分成两派,一派觉得这是大国担当,维护了就业稳定;另一派抱怨为啥不先顾自家失业率高的年轻人。工会那边乐坏了,ver.di工会主席直接表态感谢政府,员工们也算过个安稳中秋——不对,是平安夜前夕。话说,基地周边小镇经济全靠美军养着,超市、餐馆、房东,全沾光。要是工资拖着,这些小生意准黄。德国这么干,表面上看是雪中送炭,骨子里是算计长远:稳住美军,就能继续谈F-35战机采购、导弹防御系统合作,这些军贸大单对德国防工企业是块肥肉。 这反映出美欧同盟的微妙平衡。美国老大哥地位稳,但内耗一多,欧洲就得自己兜底。德国作为欧盟火车头,早几年就推“战略自主”,军购上想多买欧洲货,这次垫工资等于给华盛顿续命,换来的是更多话语权。想想俄乌冲突,德国援助豹2坦克花了大价钱,美军基地稳了,就能多分担东线压力。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