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次谈判不同寻常,规则开始由中国制定,特朗普要学会适应。中美新一轮谈判在马来西亚举行,24日到27日持续三天,沿着过去会谈成果继续往前推进,不过这次谈判跟过去有些不同,规则开始由中国制定,特朗普不得不学会适应。 10月24号那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走进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谈判厅时,恐怕没料到这三天谈下来,自己会成了“听规则的人”。中方代表没绕圈子,直接把稀土出口许可证推到桌子中间。就这么个小本子,却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军工股当天就“翻绿”,要知道F-35战斗机每台得用417公斤稀土永磁体,通用汽车的电动马达离了内蒙古的镝矿根本转不起来,而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攥在咱们手里。 美国之前总觉得靠《瓦森纳协定》封锁高端示波器29年,就能卡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结果深圳湾实验室直接拿出一台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是西方同类产品的5倍,皮秒级的信号都能精准捕捉,华为的3nm芯片测试、6G太赫兹通信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更关键的是,这回咱们不光造得出设备,还掌握了定义性能标准的权力,以后全球芯片好不好,标尺得中国人来定。美方代表还在那儿扯“知识产权保护”,中方直接甩出国产14nm芯片的量产数据——美国刚把实体清单的封锁线从7nm扩到14nm,这就像挥拳打空,反而被对手绕到了身后,尴尬得不行。 而且这次谈判地点选在吉隆坡,本身就藏着门道。马来西亚是东盟核心国,之前还调停过柬泰边境冲突,坐旁边当“中立裁判”,美方一看这阵仗就该明白,中国不是跟他单打独斗,而是在搭一个不依赖美国规则的圈子。谈判期间,上海港刚开了今年第500趟中欧班列,满车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沿着新亚欧大陆桥直奔德国,45天就能到,不光绕开了马六甲的风险,还全用人民币结算——美元霸权那套,早不是铁板一块了。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凭啥敢这么硬气?看看苏联的教训就知道,当年苏联把一半GDP砸进军备竞赛,最后民生凋敝、经济崩盘,而中国不一样,军费占GDP比重常年就1.3%左右,钱全花在刀刃上:076型两栖攻击舰下水、六代机试飞、90GHz示波器突破,每一样都是“精准反制”,不跟美国拼数量,专打他的软肋。 吉隆坡谈判结束后,联合声明就三句话:“保持沟通,落实共识,造福两国人民。”可机场立马加开了两班飞包头的稀土货运包机,这比任何声明都管用。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喊“美国优先”,却没发现中国已经甩出了三张牌:稀土卡着供应链,芯片突破了封锁,基建连着全球市场。以前美国制定规则,咱们跟着走,现在不一样了,不是咱们要抢霸权,是美国自己守着冷战思维不放手,逼得咱们不得不拿出真东西来定规矩。 说实在的,大国博弈拼的不是谁嗓门大,是谁懂顺应潮流。中国用四十年从规则接受者变成制定者,靠的不是蛮干,是“你跟我耍横,我就用实力说话;你跟我合作,我就一起赚钱”的智慧。特朗普要是还抱着“美国说啥就是啥”的想法,恐怕只能在适应新规则的阵痛里,看着美国的那点霸权一点点褪色。这次谈判最实在的意义就在这儿——不是争个输赢,是让全世界看清,时代变了,谁还守着老一套,谁就只能被甩在后面。 之前美国总觉得能靠技术封锁、岛链围堵拿捏中国,现在才发现,咱们早把稀土变成了“工业维生素”的开关,把芯片变成了突破封锁的钥匙,把一带一路变成了绕开陷阱的大道。就像这次谈判桌上,中方不用喊口号,只把实实在在的产能、技术、通道摆出来,美国就不得不坐下来听规则——毕竟F-35不能没有稀土,苹果不能没有中国供应链,欧洲不能没有中欧班列的货物,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不是特朗普一句“美国优先”就能抹掉的。 要是特朗普还学不会适应,接下来可能会更难受:稀土管制只会更严,芯片技术只会更成熟,全球跟着中国规则走的国家只会更多。毕竟谁都不傻,跟着能拿到实惠、讲规矩的伙伴合作,总比跟着只会耍霸权、翻脸不认人的国家强。这次吉隆坡的三天谈判,看着波澜不惊,其实早把新旧规则的接力棒交出去了——以后不是美国定规矩,是中国说了算,特朗普要是转不过这个弯,那难受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