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藏于法国巴黎

顺耀谈教学 2025-10-27 06:55:17

《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健硕奴隶。作者并未对身体以外的部分精雕细琢,保留的粗糙刀痕,宛如奴隶苦难留下的印记。作品充分发挥了大理石丰富的表现力,身体强烈的动感造型,刻画出不屈的反抗精神。 看到这座美丽的雕塑,作家蒋勋被作品之美感动落泪,我认为这是为美而泣。不只是现代作家会为美落泪,古代作家亦是如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便是白居易为美妙的琵琶音乐而流泪。 并非每个人都能为美落泪,有些人面对美或许会无动于衷,只有心中怀有悲悯情怀的人,才能为美落泪。在热播剧《依依向北风》中,面对俞乐山,曲芳菲勇于担当的美好行为,盛雪竹落泪了,可乔正君却极为冷漠,无动于衷,甚至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不要,看都不看一眼。 由此可见,为美落泪是一种珍贵的能力,它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柔软和对美好的感知。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它也许藏在清晨第一缕透过树叶缝隙的阳光里,也许躲在老人与孩童温馨的互动中,也许隐匿于街头艺人悠扬的歌声中。 那些心中有悲悯情怀的人,能敏锐捕捉到这些美,并为之动容。他们宛如细腻的艺术家,用心灵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处美好,用泪水表达对这份美好的敬畏与珍惜。 而那些面对美无动于衷的人,他们的内心或许早已被世俗的尘埃蒙蔽,失去了感受美好的能力。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忽略了身边那些看似平凡却无比珍贵的美好瞬间。 我们应努力成为那个能为美落泪的人,让自己的心灵保持柔软和敏感。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花、一片绚烂的晚霞,或是一个温暖的微笑时,不妨让泪水自然流淌,因为那是我们与美最直接的对话,是我们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

0 阅读:2
顺耀谈教学

顺耀谈教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