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

探修説 2025-10-27 10:38:37

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电力系统。右岸那些发电站、变电站就搁那儿好好的,俄军愣是没动一下。这事儿让英国《电讯报》都琢磨不透,最后只能归结为俄罗斯最新的打击策略。 左岸早就不是乌军的主要控制区,不少地方是俄军和亲俄武装实际掌控,但乌军在左岸还留着不少渗透据点、无人机操作组和后勤补给点,这些玩意儿全得靠电力撑着。 无人机要充电、通讯设备要供电、冬天的单兵取暖设备也得用电,甚至连炮兵阵地的观瞄仪器都离不开稳定电源。 俄军专打左岸电力系统,等于掐断了乌军在左岸残存力量的 “生命线”,没了电,乌军的小股部队连基本活动都难维持,更别说搞什么反击了。 之前扎波罗热水电站遭袭时,俄军也是盯着和乌军活动相关的能源节点打,这次不过是把针对性做得更极致了。 再看右岸,那些发电站、变电站就明晃晃搁在那儿,俄军愣是不动,这里面的门道更足。 右岸现在大多是乌军控制区,但密集住着平民,真要是把电力炸了,冬天一到老百姓没法取暖,肯定会引发人道主义舆论潮,俄军犯不着给自己找这麻烦。 更关键的是,右岸的电力系统对俄军来说未必是 “敌人”—— 万一后续战场态势变化,这些完好的电力设施能直接用,既省了重建的钱,还能争取当地民心,总比炸成废墟再花钱修要划算得多。 而且俄军这打法藏着 “以小换大” 的算盘。 比起直接炸乌军的军事工事,打电力系统风险小得多,还能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左岸电力一断,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先乱了,往前线送弹药、送物资都得绕远路,效率直接砍半。 英国媒体只看见 “只打一边” 的表面现象,没琢磨透俄军是把 “削弱乌军战争潜力” 和 “控制打击成本、舆论风险” 捏在了一块儿。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 “摸不透的新策略”,就是俄军根据两岸的实际情况算出来的最优解 —— 左岸专打军事相关的电力命脉,右岸留着民生设施不碰,既砸了乌军的饭碗,又没给自己惹一身舆论骚,这账算得比谁都清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