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上,那两个来自台湾的熟悉面孔太戳人了!台大苑举正教授等前

易云的世界 2025-10-27 11:53:30

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上,那两个来自台湾的熟悉面孔太戳人了!台大苑举正教授等前辈,顶着压力站在会场的身影,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 有人忙着改教材、抹历史,他们偏用行动较真——“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的直白,才是对“去中国化”最狠的打脸。 1945年10月25日,台北中山堂的受降典礼上,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颤抖着签署投降书时,现场有台湾民众哭喊着“我们终于不做亡国奴了”。 80年后,大陆将这个日子定为法定纪念日,而台湾民进党当局却将其改称“终战纪念日”,甚至要求教科书删除“光复”字眼。这种历史认知的撕裂,在2025年的纪念大会上尤为刺眼。 纪念活动现场播放的纪录片里,出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画面:202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期间,某绿营候选人站在日据时期的“总督府”前,对着镜头高喊:“没有日本殖民,台湾哪有今天的现代化?” 而真实历史是,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民众被强制改用日姓、学习日语,抗日志士林少猫、余清芳等20多万人被屠杀。 面对“去中国化”的浪潮,统派人士正在用特殊方式反击。2024年,81岁的高安国因组织“台湾同胞抗日同盟会”被民进党当局判刑7年半,理由是“煽动仇恨”。 而在大陆参访期间,高安国特意带了件特殊物品——父亲高魁元将军的“忠勤勋章”。这位抗日将领在1945年率部接收台湾时,曾亲手将日本军刀熔铸成锄头分发给农民。 更年轻的行动者出现在台北街头。2025年10月23日,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发起“光复之路”骑行活动,30多名青年骑着印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自行车,从台北中山堂出发绕行全岛。 发起人陈彦霖是“台二代”,父亲是1979年“高雄事件”中被捕的统派记者。她在骑行终点对记者说:“民进党说我们‘数典忘祖’,但我的祖坟在福建漳州,这是DNA都改不了的事实。” 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切割正在遭遇反噬。2025年暑期,台湾掀起一股“国文课本自救运动”——家长们自发组织“经典读书会”,用《论语》《史记》对抗“本土教材”。 台北市中山区的“林献堂故居”里,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学习台湾抗日志士的故事。林献堂的孙女林淑惠说:“曾祖父当年创办《台湾民报》,第一期就刊登了《中国国民之责任》,现在我们要让后代知道,台湾人的爱国传统从未断绝。” 大陆的司法铁拳正在震慑“台独”势力。2025年8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台湾民主基金会”副主席邱垂正作出判决,认定其通过境外资金资助“港独”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判决书特别指出,邱垂正的曾祖父邱逢甲是1895年“台湾民主国”的创建者,但这位“抗日志士后代”却成了分裂国家的罪犯。 更震撼的是2025年9月,大陆将“台独”分子徐和谦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此人曾是台湾“经济部”高官,卸任后创立的“台湾竞争力论坛”长期发表“两国论”文章。 被制裁后,其家族企业在大陆的23家工厂全部停摆。徐和谦的儿子徐志伟在家族群聊里大骂“大陆不讲武德”,却被堂兄徐志明回怼:“你爷爷当年参加雾社起义反抗日本,现在你却跪着当‘台独’走狗!” 在纪念大会的贵宾室里,挂着一幅特殊的书法作品——1945年《开罗宣言》的影印件。这份文件明确写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而现场一位外国记者的提问耐人寻味:“为什么国际社会越来越少提‘台湾地位未定论’?” 答案藏在细节里。2025年联合国大会期间,137个国家在涉台问题上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美国虽派代表参会,但发言时刻意避开“台湾地位”议题。 更微妙的是,日本驻华大使馆在纪念活动前夜悄悄撤下了官网上的“台湾是日本重要伙伴”表述。这些动作印证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的话:“任何否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言论,都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像是一道分水岭。当大陆用法律锁定台湾地位,用经济融合消解政治对立,用文化认同唤醒民族记忆时,“台独”势力正在失去生存土壤。 值得关注的是,大陆近期在福建平潭动工的跨海公铁大桥,预计2030年通车后将使两岸通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这种“硬联通”与民进党搞的“软对抗”形成鲜明对比。 正如苑举正在大会闭幕时所言:“年轻人去大陆看看就知道,那里没有‘台独’,只有机会。”这句话或许是对当前台海乱局最深刻的注解,当政治谎言被经济现实戳破时,统一或许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选择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