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灵性了!”10月22日,云南景洪,一男子离家外出时,忘了关上大门,结果从远处跑来了一头大象,竟冲进了家里,妻子想要关门时已经来不及,只能吓得赶紧逃走!网友:这算不算是“重量级客人”? 家门口来了头野生亚洲象是种什么体验?最近,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位女士就亲历了这惊险一幕,10月22日,家住景洪的女子正在家中带娃,突然发现一头野象正朝自家大门走来。她想赶紧关门,但已然来不及,只好迅速上楼躲避。 事后女子的丈夫回应说,都怪自己外出时忘了关门,妻子情急之下还布置了一根电线试图阻拦,没想到大象用象牙轻松挑开,好在它只是在家里转了一圈,弄倒了一棵野芭蕉后就走向后山离开了。 这头象算是家里的“老熟人”了,今年已经来过四五次,所幸每次都只是路过,并未造成破坏。 其实像这样野象“拜访”民居的情况在云南部分地区并不算罕见,根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仅在西双版纳,就有200多个村寨可能受到野生亚洲象活动的影响。 大家或许还记得几年前那场引人注目的“一路'象'北”事件,以及时不时就有象群闯入村民家中小憩、甚至拧开水龙头喝水的新闻。 这些大象为何总爱到人类活动区串门?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栖息地的变化,虽然近年来我国野生亚洲象的数量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不足150头增长至如今的300余头,但其传统栖息地——天然林的面积却在减少,同时森林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林下可食用的植物减少。 这使得一些象群不得不走出森林,到农田村寨寻找食物,对于大象来说,人类种植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蔗等,往往比野生植物更易采食且营养丰富,这就像给它们开了个自助餐厅。 那么如果真的在村寨周围、农田甚至自家院子里近距离遇到野象,该怎么办?当地林业部门反复强调的关键是:保持冷静,不要挑衅、驱赶或攻击野象,应尽快撤离到安全距离或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 切记不要因为好奇而近距离围观、拍照,更不要试图用鞭炮等方式驱赶,这些行为都可能激怒野象,引发攻击。 在开阔地带遭遇野象,如果距离较近无法迅速逃脱,可考虑利用周围大的障碍物周旋,或选择跑向陡峭的斜坡,因为野象在陡坡上活动相对困难。 “景洪这边的寨子确实常碰见野象,但直接冲进家里还是挺吓人的!去年我家后院也来过一头,把晾的玉米都给卷走了,其实大象聪明得很,它知道哪里容易找到吃的。关键是遇上了千万别慌,慢慢退到屋里就行,你越跑它越可能追。” “这门关不关意义不大,成年亚洲象体重好几吨,真冲起来水泥墙都挡不住,好在它一般不想惹事,就是找点吃的,建议大家在家别把水果、甘蔗放明面上,香味容易把它们引来,另外门口最好装个监控,提前预警比啥都强。” “这事儿也分时候,每年10月到第二年开春,是野象活动频繁期,它们在山里食物少,就会跑到寨子附近。当地人现在也学乖了,囤粮囤菜,晚上不开门,大象毕竟是保护动物,不能打不能吓,只能“以躲为主”。” “我家去年被象群“拜访”过,院子里的水龙头都被拧开了!它们真的啥都会,现在每天晚上都得反复检查门窗,不过听说有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损失能赔一点,心里总算踏实些。” “别光调侃“重量级客人”,人象冲突背后是生存空间的交集,象要吃饭,人要安全,这事需要更系统的管理,比如扩大食物源基地、加强预警通知,单纯说“大象可爱”或者“大象危险”都太片面了。” “作为外地游客看这事挺新鲜的,但要是真遇上了估计能吓晕,建议云南朋友在家门口贴个提示牌,或者备个哨子、锣之类的东西——不是让你吓象,是必要时制造声音提醒邻居快躲。” “其实大象每次来也不算完全搞破坏,我家院里的野芭蕉它吃了好几回,但从来没踩过菜地,动物有灵性,你不对它凶,它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你,当然安全距离一定要保持!” 看来大家和“象邻居”打交道都有不少经验!如果是你,会选择在院子里安装更强固的防象栏,还是更倾向于提前收到预警主动避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掌闻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