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 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在真全部换成北斗,我们的手机估计都不能用了。 GPS比北斗系统早了差不多二十年,早已经构建起覆盖芯片、软件、终端的完整生态,手机芯片的信号接收模块也都是按照GPS标准设计,要将“GPS定位中”的标识改为北斗,不仅需要重写核心算法并测试数亿台不同型号设备的兼容性,而且任何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服务中断。 截至2025年,98%的国产新手机已支持北斗,但73%的机型搭载的是北斗+GPS双模芯片,这种情况并非是技术妥协,在城市高楼区,北斗凭借多轨道卫星布局实现更稳定的信号穿透;而在西藏无人区或海外市场,GPS的全球均衡覆盖能补位续航,两者互补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求。 至今GPS仍然是国际通用的导航标准,在东南亚跨境物流中占85%市场份额,如果国产手机厂商取消GPS支持,那出海产品将面临“定位失灵”的致命问题,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两者兼用。 北斗与GPS的共存,本质上是技术自主与现实需求的平衡,如今北斗已在车道级导航、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突破,产业规模即将突破6000亿元,这种技术上的超越远比换界面标识重要的多。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如果您也认同,麻烦点赞支持!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一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