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天终于击穿了4000点!虽然只硬气地站57分钟,但意义重大,宣告一个时代的来临,投资在4000点下方被折磨了整整十年,今天重新回归4000点,绝对算条“猛男”了! 这是A股历史上第三次爬上4000高峰。第一次在2007年,那会儿是经济狂飙猛进加上股改红利,是70后的激情岁月;第二次是2015年,杠杆撬动地球,80后的疯狂记忆。这回再上4000,应该属于90后的天下, 投资者难免要问,第一次大牛市,真要来了? 回想07和15年,一到4000点(特别是冲上去之后),满屏都是“万点不是梦”、“砸锅卖铁也要进”的燥热。街上大爷大妈聊的都是K线图。这次呢? 气氛有点……静悄悄。网上喊“大牛市”的明显少了,讨论区也没那么“锣鼓喧天”。为啥?一个词:“底气不足”。 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指数上了天,账户还在原地蹲。 这画面感不要太强:收盘了,点开账户一看,哎呦喂,今天还有2900多股下跌,个股跌多涨少,涨停不过70只,大涨股不过200多只,大多数不仅今天在亏钱,并且手里票还在2900、3000点晃悠呢。不明就理的投资者相互发微信说道:“听说都4000点啦!兄弟肯定发财了吧?” 这种现象,咱们业内分析,背后体现的是几个关键点: 过去两次牛市,普涨是主旋律。而这次推动指数冲关的主力军,是极少数权重巨大的核心资产(比如巨无霸国企、高分红蓝筹、特定政策受益板块)。它们吸收了市场上大部分的流动性,把指数拉得飞起。但大量中小盘股、题材股被抽血,根本没跟上步伐,甚至还在创新低。结果是:少数股的大牛市,多数股的震荡市/熊市。 不是市场没涨,是很多人的持仓跟“涨”不沾边! 市场预期更趋理性和分化: 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特别是2015年杠杆破裂的惨痛教训,叠加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投资者普遍更谨慎了。对经济复苏的力度、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大家还存在疑虑。这种背景下,单靠一个指数点位,很难再激发广泛的、不计后果的做多热情。资金在“抱团确定性”,而不是无差别扫货。 信息透明与投资理念进化: 现在的市场信息传播更快、更多元。知道指数上涨背后结构的人多了,那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就容易被戳破。同时,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理念虽然普及度有提升,也让一部分人对单纯“炒点位”的热情降温。 今天这4000点的“喜报”,更像是一面照妖镜。 它照出了当下市场极度分化的本质(少数龙头股撑台 vs 多数个股不跟涨);也照出了投资者的普遍心态:对“赚了指数没赚钱”的无奈,以及对经济前景和政策效果的冷静观望。热闹是别人的指数,钱包才是自己的。 历史可能会重复,但不会简单地复制。 把今天的4000点对标07或15年,高喊“90后大牛市来了”,很可能是一厢情愿。未来市场怎么走?关键看结构能否优化扩散(钱能不能雨露均沾点?) 和底层基本面盈利的真实改善(企业赚钱能力能不能跟上来?)。 指数站上风口是一回事,账户能不能跟着飞起来,完全是另一回事。 这轮4000点的喧嚣下,藏着的更多是市场的割裂和普通投资者的冷静。牛市?别急,捂紧口袋看清楚再说!猜涨跌不如静下心来研究哪个方向能真正“把钱落袋”,这才是真本事。
A股今天终于击穿了4000点!虽然只硬气地站57分钟,但意义重大,宣告一个时代的
袁绍八点
2025-10-28 18:55:3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