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发广袤的远东地区,但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这些年俄罗斯天天想着远东开发,可远东那片地方,就是热闹不起来,问题全卡在实打实的难处上。 远东那么大的地盘,可人口还在年年减少,比咱们国家最偏远的牧区人还稀。就说和黑龙江隔江相望的阿穆尔州,36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只有一百零几万人。 苏联时期那里农业多红火,拖拉机有一万六千多台,收割用的康拜因也有五千多台,现在拖拉机只剩五千多台,康拜因更是掉落到两千台出头,大片能种庄稼的地都荒着。 他们不是不想种,是真没人手,年轻人都往西边的欧洲部分跑,留着的人也没力气搞大规模种植,结果就是本地吃的粮食都不够,还得靠外面运。 俄罗斯也想过引劳动力,可又怕中国工人来多了改变当地人口结构,非要从本国欧洲部分或者独联体国家找懂俄语的人,那些人不仅要价高,还不愿意来这么冷的地方,人口短板就成了死结。 更头疼的是没钱,想干事连本钱都凑不齐。远东要开发,最先得修铁路、建港口、铺管道,哪样都得砸大钱,可俄罗斯这些年财政早就紧巴巴的。 就说中俄蒙搞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本来计划投资二百多亿美元,修条能年输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大动脉,既能给俄罗斯赚外汇,又能给中国送能源,蒙古国还能收过路费,三方都划算。 可协议签了没多久,俄方就说未来三年给不了税收减免了,原因就是国库没钱。俄乌冲突耗着大量军费,西方制裁又让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从每年1570亿立方米跌到390亿立方米,能源收入少了一大块。 而且,负责项目的俄气公司现金储备缩水七成,年年亏损,连自己都快撑不住,更别说拿资金出来搞建设。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再好的项目,没资金托底也只能晾着。 最要命的是放不开手脚,总怕别人占了便宜。俄罗斯从上到下都有顾虑,觉得外资进来会把远东变成“经济附庸”,尤其对中国企业设防,设了一堆看不见的门槛。 早在2009年,中俄就签了相邻地区合作纲要,可就是落实不下去,说到底就是俄方总担心中国资本和劳动力进来后,会让他们失去对远东的控制。 这些年他们也搞过“超前发展区”“自由港”,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招商引资,甚至喊出要把远东建成“俄罗斯的深圳”,可实际操作中官僚主义严重,办个手续要跑断腿,利益集团还总出来搅局,腐败问题也不少。 中国企业本来想参与远东的木材加工、农业种植,一看这么多麻烦,好多都打了退堂鼓。这种又想开门迎客、又怕被抢了家当的心态,让合作根本没法深入。 远东的资源其实多到数不清,可就是变不成财富。每年办东方经济论坛,请来各国代表,推出上百个投资项目,看着热闹,实际能成的没几个。人口越来越少,资金越来越缺,政策越来越纠结,开发自然没效果。 在这种困境下,才有俄高官冒出“卖地给中国”的说法,其实就是他们知道中国有资金、有劳动力,也有开发的需求,觉得与其让土地荒着、项目卡着,不如用这种极端方式换点实在的发展动力。 毕竟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远东再开发不起来,“向东看”就真成了句空话,与其抱着土地守穷,不如想办法让这片土地活起来。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