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与乌克兰、澳洲、哈萨克斯坦等国加

万事浮华 2025-10-29 13:30:40

彻底决裂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与乌克兰、澳洲、哈萨克斯坦等国加强能源合作并建立新的供应体系。她强调,要改变过于依赖中方的现状! 这话听着硬气,实则是欧盟慌了神。他们心里门清,所谓“能源合作”就是个幌子,真正攥在别人手里的,是稀土这条命,这玩意儿可比能源重要多了,简直就是他们工业的命根子。 咱先说说这稀土有多关键,别以为它叫“土”就不值钱,这东西是真金白银都换不来的宝贝。现在欧洲人开车、用电,甚至搞高科技,哪儿都离不开它。 就说新能源汽车吧,欧洲不是天天喊着要绿色转型、2035年禁售燃油车吗?可每辆电动车的电机里都得用稀土做的永磁体,少了这玩意儿,车子根本跑不起来。 还有那些风力发电机,想靠风电发电减排,每台发电机里都得装好几吨稀土磁体,没有它,风机转都转不动。更别说航空航天、AI芯片这些高端领域了,全得靠稀土撑着架子。 最让欧盟头疼的是,他们用的稀土磁体几乎全得从中国买,之前有数据说92%,现在看只会多不会少,冯德莱恩自己都承认欧洲90%以上的稀土磁铁来自中国,有的领域甚至到了98%的依赖度。 这是什么概念?就好比人吃饭全靠别人给,人家要是哪天不给了,自己就得饿肚子。 前段时间中国刚调整了稀土出口管制,欧洲的工厂立马就慌了,德国那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天天到处找替代来源,结果找了一圈全碰壁了,最后还是靠中国紧急运过去的两千多吨稀土磁体才撑过难关。 这还没断供呢,就已经乱成这样,要是真没了中国的供应,欧洲的工业生产线估计得立马停摆。 再看看冯德莱恩拉来的那些“合作伙伴”,一个个看着热闹,其实根本顶不上用。先说澳大利亚,确实有不少稀土矿,可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只会挖矿石,根本不会加工。就像家里有好面粉,却没有酵母和烤箱,根本做不出面包。 澳大利亚最大的莱纳斯公司,挖出来的稀土矿石还得千里迢迢运到马来西亚去加工,可那家加工厂因为污染问题,天天被当地人抗议,能不能稳定开工都难说。就算真能生产,那点产量连欧洲汽车厂的零头都不够,更别说满足整个欧盟的需求了。 德国之前还提前投了1.2亿美元给澳大利亚的稀土项目,可这工厂至少得三年后才能投产,远水解不了近渴。 再看哈萨克斯坦,冯德莱恩把它也算作关键伙伴,可哈萨克斯坦的稀土精炼产能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自己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给欧盟? 至于乌克兰,现在还乱着呢,别说稀土开采加工了,能稳住能源供应就不错了,根本就是个凑数的。 欧盟拉上这几个国家搞合作,说白了就是做给外人看的,想显得自己还有办法,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国家根本救不了急。 有人可能会问,欧盟自己不能搞稀土产业吗?还真不行,这事儿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稀土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最核心的技术是分离提纯,把矿石里十几种混在一起的元素一个个拆分开,还要提纯到能用的程度,这活儿比造芯片还难。 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精炼加工能力都在中国,我们手里还握着全球70%的稀土冶炼和磁体制造专利,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追上的。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喊着要摆脱依赖,一边还在享受中国稀土带来的好处,中国这几年对欧洲的稀土出口量其实一直在涨,2023年就涨了8.3%,而且我们现在不光卖原材料,还直接卖加工好的磁体,精度更高、成本更低,欧洲企业用得可顺手了。 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稀土库存都从45天延长到60天,要是真能找到替代来源,他们何苦囤这么多中国货? 冯德莱恩嘴上喊着要动用“工具箱里的所有工具”,甚至威胁要激活《反胁迫工具法案》,可这也就是说说而已,真不敢动手。为啥?因为代价太大了。 要是真跟中国闹僵了,稀土价格肯定得暴涨,现在欧洲市场的氧化镝已经从几百美元一公斤涨到上千美元了,要是再断供,每辆电动汽车的成本得涨15%,这钱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欧洲电动车销量本来就到了关键节点,再涨价,市场直接就崩了。 而且欧盟内部早就吵翻了,法国要稀土搞核能,荷兰光刻机离不开稀土涂层,丹麦风电全靠中国的永磁技术,至少15个国家反对跟中国硬刚,他们根本没法达成一致。 说到底,冯德莱恩这通操作就是政治表演,对内能显得自己在做事,对外能跟美国表个态,可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稀土这东西,不是找几个国家凑凑数就能摆脱依赖的,得有完整的产业链、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这些欧盟一样都没有。 我们也不是不让他们买,只要遵守规则,正常的工业需求我们一直都保障,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可欧盟非要抱着冷战思维,搞什么“脱钩”,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52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