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石将军的事情上,有人贬周扬陈,这是不客观的。周至柔是防务部参谋总长,吴石是防务部参谋次长,周是吴的顶头上司。周管辖的地盘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周怎么敢向老蒋为吴石的家属说好话呢?老蒋没有严厉追究周的责任已经不错了。周也得自保啊,这是人性使然。陈诚当时是行政机构负责人,与军事机构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他向老蒋说话还是可以的。 这话说得实在。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要求周至柔站出来为吴石说话,确实强人所难了。我要明确指出,批评周至柔的人可能不了解当时台湾的政治环境。你想想,吴石案发时多少人受到牵连?周至柔能保住自己位置已属不易,哪还有余力照顾他人。这种处境下选择自保,虽然不够仗义,但确实符合人性。 看看陈诚的处境就明白了。他虽贵为行政院长,可1950年的台湾正是风声鹤唳的时候。他能出面为吴石家属说话,已经冒了很大风险。这话不是为谁开脱,而是提醒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那会儿国民党内部人人自危,连陈诚这样的重量级人物都得谨言慎行。 其实最该谴责的是那个制造恐怖的时代。老蒋疑心病重起来,连儿子经国都要提防三分。周至柔作为吴石的直属上司,没被当作同党处理已经万幸。他要真去为吴石家属求情,恐怕自身难保。这种政治高压下,要求人人都当英雄确实不现实。 对比一下吴石那些从容赴死的战友,周至柔的选择确实显得怯懦。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有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明哲保身的凡人。我们敬佩英雄的同时,也要理解凡人的无奈。这段往事最值得深思的,不是某个人的对错,而是那个让人性经受残酷考验的时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