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扬扬妈妈 2025-10-30 00:50:40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 这话算说到点子上了,但他只说对了表面,没看透背后的根儿!鲁比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这话时,手里攥着青藏铁路的成本报告,眉头皱成一团——他实在想不通,一条初期每年亏损超10亿、修了5年才通的铁路,中国为啥非要修?可他不知道,这条铁路修的时候,科研团队为了攻克冻土难题,在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扎了12年帐篷,光冻土观测站就建了28个,花在技术攻关的钱就有47亿,这要是放美国,私营企业早因为“回报周期太长”撤资了,政府也不会为了几个县的牧民砸这么多钱。 你敢信吗?中国连海拔4800米的西藏那曲安多县,都把电通到了只有3户人的牧村!电网改造时,施工队扛着电线杆在雪地里走了15公里,每公里成本比平原地区高3倍,算下来这3户人家每年交的电费,连维护成本的零头都不够。可就是为了让牧民冬天能用上电暖器、能看上电视,国家硬是掏了2000多万把线路铺过去了。换成美国,运营商早说了“这活不赚钱,爱用不用”——你看美国怀俄明州的偏远小镇,至今还有20%的人用不上稳定的网络,就是因为运营商觉得铺光纤不划算。 再看北斗系统,更能戳穿美国的“赚钱逻辑”。从1994年启动研发,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花了26年,砸了超2000亿,初期连个明确的“盈利模式”都没有。有次航天专家在座谈会上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北斗还没商用,却第一时间给救援部队发了1200多条定位信息,帮着找到300多个被困群众。这要是美国的GPS,没授权根本用不了,更别说免费提供救援支持了。现在北斗服务全球120多个国家,光在东南亚的农业、航运领域,每年就帮当地节省超50亿美元成本,可当初研发时,谁也没想着“靠这个赚多少钱”,只想着“中国得有自己的导航系统,不能被人卡脖子”。 反观美国这边,连基础研究都得围着“赚钱”转。202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砍了量子计算基础研究的23%预算,理由是“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回报”;加州的老旧地铁,站台漏水、信号故障好几年了,政府和企业互相推——政府说“没钱修”,企业说“修了不赚钱”,结果老百姓天天挤着故障频发的地铁上班。鲁比奥抱怨“美国不是对手”,可他没想想,资本逐利的性子不改,怎么跟中国比做“不赚钱但有用”的事?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看似不赚钱却很重要”的事?比如社区里的老年食堂,一顿饭卖8块钱,成本得12块,政府补贴才能撑下去,可要是没这食堂,老人吃饭都成问题。中国做这些事,不是傻,是知道“有些价值不能用赚钱衡量”——修青藏铁路是为了民族团结,通农村电网是为了民生公平,搞北斗是为了国家安全,这些长远的、根本的事,比短期赚多少钱重要多了。 鲁比奥只看到“中国人不以赚钱为目标”,却没看到这背后的制度优势——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主义事,而美国被资本绑着,只能盯着眼前的利润。不是美国没能力,是它的制度让它没法做“不赚钱的事”,这才是它比不过中国的真正原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