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 “拒见” 德国外长后,德国女部长狂妄挑衅:狠狠打击中国 据外媒报道,德国经济部长赖歇已经在中国断供后提出了外交抗议。此外,她还声称不会反对荷兰对安世实施 “国有化” 的行为,并且挑衅道:中国需要被 “狠狠打击一下”。 这事儿闹得挺大。德国经济部长这么一闹,反而把欧盟内部的矛盾给暴露了。荷兰那边早就软了,急着找中国谈豁免,德国却还在摆姿态。明显是没搞清楚状况。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背后就是美国在推。荷兰九月份出手接管,说是国家安全,谁看不出来是跟着美国打压中国企业。结果中国一反制,关键材料一断供,欧洲车企先慌了。宝马、大众这些德国车厂的核心芯片供应立马出问题。生产线要是停摆,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德国现在经济压力很大。美国搞对等关税,德国未来四年可能损失2900亿欧元。今年前八个月,德国对美出口已经跌了7.4%。中国虽然重新成了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但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反而降了13.5%。这时候还跟中国硬碰硬,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德国外长临时取消访华,说是中方没安排足够会谈。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位外长之前就对华强硬,还指责中国在台海问题上有侵略性。中方当然不会惯着这种态度。英国金融时报都说是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企业界也不买账,原定的工业代表团都没跟着去。 欧盟内部现在乱成一锅粥。荷兰求饶,德国逞强,法国想摆姿态,东欧国家还想讨好美国。冯德莱恩嘴上说要用反胁迫工具法案,可欧洲90%的稀土磁铁都靠中国供应。她那个RESourceEU计划,听起来就像画大饼,稀土供应链比天然气复杂多了,哪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 中方的反应一直很稳。商务部部长主动提出开对话会议,愿意谈,但强调对方得拿出诚意。外交部也说了,中德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些反制措施都是依法依规,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说真的,中国在稀土、半导体这些领域的位置,现在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德国车企、欧洲半导体产业,哪个离得开中国供应链?硬扛的结果,荷兰已经演示过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合作才是正道。德国要是继续跟着叫嚣,经济只会更难受。明明可以坐下来谈,非要搞对抗,图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