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月20日,在午门城楼上,毛主席与晚清翰林陈叔通在一起】
开国大典上,那位立于毛主席身侧、留着标志性胡须的老者,正是晚清翰林陈叔通。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是钱学森父亲的恩师,这层渊源,竟成了钱学森归国的关键。
当年钱学森被困美国,偶然瞥见陈叔通与毛主席同游的照片,即刻致信这位“先父恩师”,巧妙传递求救信号。陈叔通接信后迅速转呈周恩来,经多方斡旋,终助钱学森踏上归途,为“两弹一星”事业留住了核心栋梁。
1954年5月20日,午门城楼上的一段对话尤显温情。陈叔通好奇毛主席手中手杖,主席笑着递过:“就是根普通竹竿。”抚摸着竹杖,陈叔通感慨:“我见满清皇帝、袁世凯、蒋介石,皆高不可攀,唯有毛主席与百姓零距离!”
1966年2月,陈叔通先生辞世。生前,他嘱咐家人将毕生珍藏的近百件文物悉数捐国,以赤子之心,为祖国倾尽最后一份力。这位跨越时代的老者,以学识、担当与赤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温暖印记。
(来源: 红色经典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