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立马高调官宣,1

萧兹探秘说 2025-10-31 09:56:52

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立马高调官宣,11月中旬要专程访华,不光要参加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还得用社民党联合主席的身份搞党际对话,硬生生把访问规格提了好几个档次。 紧接着总理默茨更干脆,直接放话自己的访华计划“不存在任何前提条件”,没有客套,也不带附加要求,就是奔着推进合作来的。 要知道之前德国可不是这个态度,之前的德国外长可是傲慢的很,甚至还推迟了访华行程。 别骂德国善变,这世上没几个国家能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硬撑着摆架子。德国这波操作看着突然,实则早有伏笔,说白了就是账本算得明白,知道哪边的饭更难吃,哪边的合作更有奔头。克林拜尔把访华规格拉满,说白了就是想把姿态做足,毕竟中德之间每年几千亿的贸易额,真要是因为身段问题耽误了,国内那些车企、机械厂商第一个不答应。 大众汽车在华一年卖出去几百万辆车,占了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西门子的工业设备顺着中欧班列往中国运,订单排到了明年下半年。这些实打实的生意,都是德国企业的饭碗,也是德国经济的底气。 之前跟着喊“去风险”的时候,不少企业就偷偷抱怨,真要是和中国市场拉开距离,生产线都得停一半。现在中美贸易风向稍变,德国自然得赶紧调整脚步,总不能等别人都把合作蛋糕分完了,自己还在原地站着。 默茨那句“没有前提条件”说得实在,这可不是没原则,反而是最聪明的务实。要知道不久前,德国外长还在各种场合提要求、摆姿态,仿佛不加点条件就显不出自己的分量。可真等中美坐下来谈合作,德国突然反应过来——要是中美贸易渠道通畅了,自己再端着架子,中国市场的份额说不定就被美国企业抢走了。这种时候,所谓的“前提条件”早就成了绊脚石,不如干脆抛开,直奔合作主题。 德国的工业数据早就给出了信号,上半年汽车出口增速放缓,机械制造订单下降,能源成本还在高位徘徊,这些麻烦都得靠稳定的合作来解决。中国既是德国高端产品的大买家,又是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伙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 克林拜尔带着双重身份访华,也是藏着心思的。财金对话管经济合作,党际对话拉政治互信,两手抓就是为了让合作更稳当。毕竟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之前已经搞了三次,每次都能敲定不少务实项目,从金融合作到产业链对接,每一项都能给德国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次把规格提上去,就是想趁着中美贸易缓和的东风,多谈成些真东西。 其实国家之间的交往,本就该是这个样子。之前德国跟着喊几句口号,不过是看美国脸色的权宜之计;现在主动放下身段,才是回归利益本质的清醒。默茨的表态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看清了形势——在全球经济都需要抱团取暖的时候,硬撑着搞对抗没有任何意义。 中美贸易协议的达成,不过是个催化剂,让德国更快地做出了选择。毕竟生意场上,谁都不想跟钱过不去。克林拜尔十一月的访华之行,说不定就能签下不少大单子,而默茨的“无前提”表态,已经为这些合作铺好了路。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德国副总理被曝将收拾外长的“烂摊子”,主导跟中国对话》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