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把宁夏匪首马化龙一家三百多口全宰了,这事在当年西北地界炸了锅。马化龙出身宗教世家,在金积堡就是土皇帝,手里有粮有枪还捐了官。 要说起马化龙,可不是啥普通的草莽汉子。他出身宗教世家,是哲赫林耶学派的第五代教主,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信徒眼里,那地位高得很,大家都尊称他“十三太爷”,简直把他当神一样敬着。 就凭着这份宗教号召力,他能轻易把那些走投无路、吃不饱饭的穆斯林百姓聚集到自己麾下。 那时候西北天灾不断,朝廷赋税又重,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马化龙借着讲经的由头,就能把人拧成一股绳,这股力量可不容小觑,他的教派内部特别团结,对外又排外,天生就适合搞军事化组织。 而且马化龙在金积堡那地儿,活脱脱就是个土皇帝。金积堡是他们家四代人经营出来的地盘,防御工事修得那叫一个牢固,有三道壕沟,还有五百多座碉堡,一般人根本攻不进去。 他手里不光有兵,还有粮,偷偷囤的粮食够手下人吃三年,更厉害的是,他还通过秘密渠道从俄国商人那儿买了上千支先进的洋枪,还有几十门洋炮。 有了这些家底,金积堡周边的水源、商道全被他牢牢控制住,朝廷的政令在这儿根本不管用,赋税更是一分钱都收不上来,在这儿,他说一没人敢说二。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马化龙还特会玩政治投机,居然还捐了个官。他特别会利用朝廷想赶紧平息乱局的心思,把“投降”当成保存实力、等机会东山再起的手段。 他之前就好几次举白旗投降,在1866年的时候,还接受了朝廷给的“马朝清”这个名字,得了个“提督”的官衔,摇身一变成了清朝的官员。 可背地里,他根本没闲着,表面上答应遣散手下的武装,实际上还在偷偷援助外地的叛军。 最让左宗棠没法忍的是,马化龙还设计把左宗棠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刘松山给诱杀了。就算到了1871年初,清军都快打到城下,他自己绑着自己出来投降的时候,心里还打着坏主意。 清军后来搜出了他和新疆阿古柏势力勾结的密信,信里还约定好,等金积堡里起火就里应外合反扑,另外在地窖里还搜出了一千二百多支俄制枪支。 这些证据摆在眼前,左宗棠彻底没了耐心,才下了狠手,把马化龙一家子都处置了。 其实回头看,那时候的西北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天灾人祸不断,民族矛盾又尖锐,悲剧早就埋下了伏笔。从1861年到1880年,宁夏的人口从近167万降到了17万,这数字看着就让人揪心。 左宗棠这么做,也是在彻底崩坏的秩序里,想强行给这场乱局画个句号,只不过这代价太沉重了。他心里清楚,面对马化龙这样戴着好几层面具、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对手,稍微心软,可能就会让更多无辜百姓遭殃。 这事儿说到底,是那个混乱时代的无奈。在那样一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很难说清谁对谁错,只能说都是时代悲剧里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