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连续三年不唱《难忘今宵》,如今她的身体状况到底咋样了?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每当这首旋律在春晚尾声响起,无数人的记忆都会瞬间被拉回那些团圆的除夕夜。可从2023年到2025年,连续三个春节,舞台上再也没出现李谷一那熟悉的身影。这位陪伴观众走过数十载春晚的艺术家,为何接连缺席?如今81岁的她,身体状况究竟如何? 时间倒回1958年,14岁的李谷一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从此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起初她专攻花鼓戏,凭借灵动的身段和清亮的嗓音很快崭露头角。1964年,20岁的她主演的花鼓戏《补锅》被拍成电影,一举拿下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优秀奖,让“李谷一”这个名字(此前原名李谷贻,因怕人念错改名)开始被更多人熟知。那时的她眉眼明亮,眼神里满是对舞台的热忱,一张充满灵气的脸庞成为荧幕上的经典印象。 1977年起,李谷一开始涉足影视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等作品接连走红,她那兼具民族韵味与细腻情感的唱法,让歌声穿透银幕传遍街巷。1979年的《乡恋》更是开创性的尝试,尽管在当时因轻柔的“轻声唱法”被贴上“靡靡之音”的标签遭禁唱,但她始终坚信“艺术应服务于生活”,这份坚持最终让歌曲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音乐里程碑。 1983年第一届春晚,李谷一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作为首个登台的歌手,她一晚接连演唱《拜年歌》《乡恋》等9首作品,涵盖美声、民族、通俗多种唱法,创下的单届春晚演唱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次年,她演唱的《难忘今宵》成为春晚压轴曲目,这一唱就是数十年,她也因此被称作“春晚常青树”,前后登上春晚舞台超过20次。 生活中的李谷一有着“童子功”打底的坚韧。从十几岁学戏起,她就坚持练功练声,即便年近七旬仍能轻松做出“一字马”。她偏爱清淡饮食,对野菜情有独钟,常说当年挖水芹菜拌粗粮的经历让她懂得珍惜健康,这份自律曾让她始终保持着饱满的舞台状态。而在感情上,她与肖卓能相濡以沫的婚姻令人动容,2020年丈夫离世后,她将思念藏心底,依旧以乐观姿态面对生活。 可岁月与病痛终究难违。2023年起,李谷一首次缺席春晚,2024年因身体原因再度失约,2025年1月她在接受独家采访时亲口致歉:“身体还在恢复,很遗憾不能参加春晚演出”。尽管前一年12月她80岁华诞时,电话里的声音仍洪亮热情,让人误以为恢复良好,但身体的疲惫终究让她难以站上熟悉的舞台。 如今的李谷一虽暂别春晚,但她留下的故事早已刻进时代记忆:从花鼓戏舞台的新星到开创流行民歌先河的歌手,从春晚纪录的创造者到陪伴几代人的“今宵女神”,她的每一步都与中国音乐的发展同频共振。观众或许会想念她压轴的身影,但更牵挂的是她的健康。正如网友所说:“《难忘今宵》可以合唱,但李谷一的位置无人能替,只愿她好好休养。” 本文依据搜狐网、网易手机网、抖音平台相关认证账号报道信息创作 网络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