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保持耐心,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投资中保持耐心是一种稀缺的品质,其秘诀是:别看行情,做点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
有朋友跟我说,现在的行情看着有点头晕目眩,一会儿涨一会儿跌,盯着屏幕心都跟着揪。我说你天天盯着看有啥用?涨了慌着要不要卖,跌了怕着会不会套,反而把自己搞焦虑了。不如花这功夫写写文章、弄弄自媒体,哪怕拍点生活日常分享,不用天天盯着涨跌行情——未来大盘可能冲到3万点,也可能来几波巨幅震荡,现在这点涨涨跌跌本就是市场常态,真正能帮你赚钱的,是那份沉得住气的耐心。
确实在股市里,耐心是真稀缺的品质。前几年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少人喊着“抄底”,也有人咬着牙坚定信心,不断买入那些业绩稳、现金流足的优质股,当时还发誓要拿着等它涨几倍、几十倍。可现在行情稍微波动几下,反而把很多人的心给搅乱了,股价刚跌一点就坐立不安,琢磨着要不要先割肉;刚涨一点又慌着止盈,生怕到手的利润飞了。结果呢?要么卖在低点,要么踏空行情,之前攒下的那点坚持,全被短期情绪给冲没了。
投资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场“反人性”的游戏,很多时候不是行情毁了你的利润,是你自己的情绪把到手的成绩给作没了。你看那些真正的大赢家,哪有天天盯着K线的?他们要么在研究企业财报,要么在跟行业里的人聊趋势,就算行情再波动,也能保持平和心态,从长期角度看问题。就像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不是说要跟市场对着干,是要在大家都慌神的时候,自己能沉下心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越是行情让人眼花缭乱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越要跟大众的操作不一样。别总盯着屏幕了,做点其他的事情比啥都强:出去走走看看实体经济,比如逛逛商场、聊聊街边小店的生意,能更直观感受经济温度;或者写写文章、整理整理投资笔记,把自己为啥买这家公司、持有逻辑是什么都写下来,回头看的时候能更清楚自己的思路;还可以多找些现金流稳定的事儿做,比如搞点副业、学个能赚钱的技能,手里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在股市里才更有底气扛住波动,不用为了短期用钱被迫割肉。
更重要的是,多看看那些投资大佬的感悟,学他们怎么练耐心。比如查理·芒格说“好的投资不用频繁操作”,段永平坚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看不懂就不碰”,这些不是空话,是他们几十年摸爬滚打总结的经验。你也可以多思考多写作,弄明白自己为啥要具备耐心——不是为了硬扛,是因为优质企业的价值释放需要时间,就像种庄稼得等它慢慢长,急着收割只会颗粒无收。
所以别再被行情牵着鼻子走了,把功夫花在股市之外:多赚点现金流打底,多学榜样的思路,多梳理自己的投资逻辑。等你把这些事做好了,再回头看那些涨跌,就会发现之前让你焦虑的波动,不过是长期投资路上的小浪花,而你稳稳攥在手里的耐心,早晚会帮你赚到该有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