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称在顿涅茨克波克罗夫斯克挫败乌军特种部队直升机渗透行动,打死11名空降人员,乌方则否认,称小组仍在行动。 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都懵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在说实话?要知道这地方可不是普通小城,简直是乌东战场的“粮道”。 11月1日俄乌双方的表态直接把人看懵了:俄罗斯国防部刚宣布在波克罗夫斯克挫败乌军直升机渗透,打死11名空降兵,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就立刻否认,说渗透小组“仍在执行任务”。 这公说公有理的局面看着混乱,可只要摸清波克罗夫斯克的分量,就懂双方为啥在这件事上咬得这么死——这地方根本不是普通小城,而是乌军顿巴斯集群的“生命线”,谁在这儿占了上风,谁就攥住了战场主动权。 先得说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有多关键,它在顿涅茨克西北60公里处,两条铁路干线和多条公路全在这儿交汇,乌军前线的弹药、粮食甚至伤员后送,十有八九得走这条线,俄罗斯媒体早把它叫做“顿涅茨克的门户”。 更要命的是,这里还是乌克兰的煤炭工业中心,焦煤矿资源直接关系到前线动力供应,丢了这儿,乌军东线防御等于断了腿。也正因如此,从2024年8月起俄军就没停过进攻,到2025年8月攻陷恰索夫亚尔后,已经从南北两面把这座城包了起来。 现在的战局比想象中更紧张,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俄军在这一方向的兵力是乌军的八倍之多。目前俄军已经形成三面包围,只剩西侧一条15公里宽的通道还在乌军手里,但这条道早被俄军炮火和无人机全覆盖,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10月初通往市区的桥梁全被炸毁,乌军只能靠临时道路夜间偷偷运补给,伤员都没法及时撤出。这种时候搞直升机渗透,显然是乌军想打破封锁的险招,毕竟地面通道走不通,空中突击成了唯一选择。 俄军说“挫败行动”也有自己的底气,经过巴赫穆特等战役后,他们早就改了打法,不再硬冲,而是靠小股渗透和火力封锁耗对手。现在俄军渗透小组都已经钻进波克罗夫斯克市区,在地窖里和乌军打巷战,光确认的就有200多人深入城区。 他们的无人机24小时盘旋,对低空目标的监控精度很高,乌军直升机想趁夜色突防本就风险极大。 而且俄军“中部”集群最近一直在这一带活动,8月刚通报过“改善前线形势”,这会儿宣称打退渗透,也是想彰显对战场的控制力。 但乌军的否认也藏着战术考量,毕竟现在前线士气全靠“没被彻底包围”撑着。之前阿夫杰耶夫卡溃败的教训还在眼前,一旦承认渗透失败,等于坐实“补给线被封死”的消息,士兵心态很容易崩。 更现实的是,西方援助正逐渐乏力,乌军兵源和弹药都快顶不住了,这种时候哪怕是“疑似进展”,也得当成士气强心剂。就像之前俄军说占领近郊村庄,乌军立刻反驳“毫无进展”,本质都是打给己方和盟友看的信息战。 有意思的是,这场“口水仗”背后还有更微妙的算计。 就在三天前,乌军刚高调放出“遥控炸弹炸死俄特警中校”的视频,靠敌后打击秀存在感,现在要是认了渗透失败,等于刚立的“情报作战强”人设就塌了。而俄军急着宣布“胜利”,也是想给泽连斯基施压——普京已经在劝降了,要是乌军连渗透都搞不成,坚守的意义只会越来越弱。 其实类似的“罗生门”在俄乌战场早不是第一次,双方都靠信息战引导舆论。但波克罗夫斯克的战局不会骗人,这座原本6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只剩1.2万人留守,战场的惨烈已经写在了数据里。 接下来就看这条“死亡走廊”能不能守住,乌军渗透小组要是真能撕开缺口,或许还能喘口气;要是俄军真的彻底封死通道,那顿巴斯前线的天平就彻底歪了。你觉得这次俄乌谁的说法更接近真相?波克罗夫斯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巴赫穆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