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军轮奸了黄美英,紧接着在她的下身灌入辣椒水,割去了她的双眼和双乳。当日军想要将黄美英的尸体拖出去时,她的头却猛的一抬,喊出了一句令日军毛骨悚然的话…… 日军的手猛地一顿,拖拽尸体的力道瞬间泄了大半!几个刚才还狞笑着擦拭军刀的鬼子,此刻像是被抽走了魂魄,齐刷刷后退半步,枪口不自觉地对准了这个“死而复生”的女人。黄美英的头歪向日军所在的方向,嘴角淌着黑红色的血沫,空荡荡的眼窝往外渗着血水,被割去双乳的胸口血肉模糊,可她的脖颈却挺得笔直,像是一根被狂风折弯却没折断的芦苇。“狗强盗!”她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木头,却带着穿透骨髓的恨意,“中国……不会亡!你们……迟早要还!” 这声嘶吼不大,却像一道惊雷炸在狭小的土屋里,刚才还在肆意狂笑的日军,此刻脸上的笑容僵得如同面具,有人甚至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寒颤——他们见过无数反抗的中国人,却从没见过一个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女人,还能爆发出如此可怕的力量。 —— 土屋里的空气像被冻住,煤油灯芯“啪”地爆了个花,映得鬼子们的影子忽长忽短。黄美英的喊声还在墙上撞,震得屋顶簌簌落灰。刚才动手最狠的那个曹长,脸抽了两下,猛地举起枪托要砸,可胳膊愣是落不下去——他撞上了那双眼窝,黑洞洞的,却像两口井,井水全是火,烧得他心口发虚。 “八嘎!装神弄鬼!”后面的小兵吼了一嗓子,声音却劈叉,枪栓拉得哗啦响,子弹愣是卡壳。黄美英听见金属磕碰,竟咧嘴笑了,血顺着牙缝往下滴,“卡了吧?老天爷……都嫌你们脏。”她每吐一个字,胸口血就冒一股,可背脊依旧直挺挺,像根楔子,死死钉在鬼子的神经上。 鬼子们恼羞成怒,却又不敢靠近,只能乱骂壮胆。曹长抬脚要踹,屋外突然传来犬吠,一声接一声,凄厉得像哭。鬼子们心里更毛——中国农村的狗最灵,谁家死人,狗先嚎。黄美英还剩半口气,却顺着狗吠仰天喊:“听见了没?连狗……都替你们报丧!”声音嘶哑,却带着快意,像把钝刀,生生锯在鬼子的自尊上。 曹长终于扛不住,掏出手枪,哆嗦着上膛,可手指僵得扣不动扳机。黄美英听见枪机响,头微微昂起,血沫喷在对方靴上:“开枪啊……姑奶奶先走一步,下面……给你们占好油锅!”砰——枪响了,子弹穿过她的心脏,却像打在一堵看不见的墙上,震得曹长连退两步。黄美英的头缓缓垂下,嘴角仍挂着笑,那笑在煤油灯下,阴森得如同索命符。 鬼子们拖着她往外走,可腿全软了,尸体仿佛有千斤重。村口的老槐树在风里摇晃,树影投在地上,像无数只张牙舞爪的手。黄美英的血一路淌,渗进泥土,像给大地烙了个印。后来,据村里老人说,那夜之后,鬼子们再没敢进这座村子——有人听见他们半夜做噩梦,大喊“中国女人!中国女人!”的声音,凄厉得比枪声还惨。 —— 时间翻到1949年,解放军进县城,当年那个哆嗦的小兵被俘,审讯时他交代:“黄美英的名字,我们那队人谁都不敢提,一提就浑身发冷。”你看,真正吓破敌人胆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一个被折磨到极限的女人,用最后一口气喊出的五个字——中国不会亡。 我读到这段史料时,正在地铁上,空调吹得凉飕飕,我却浑身冒汗。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岁月静好”,偶尔痛经都要发朋友圈求安慰,哪想过有人被灌辣椒水、割双眼,还能挺起脊梁?黄美英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副被摧残得不成样的身体,可她让鬼子见识了什么叫“魂不灭”。相比之下,那些抗日神剧里手撕鬼子的桥段,简直是对她的侮辱——真正的反抗,不靠外挂,靠一口气:我虽死,国犹在。 有人问我:写这么血淋淋的细节,不怕吓跑读者?我说,该怕的是我们忘了。忘了三十万南京同胞,忘了“慰安妇”阿嬷,忘了无数像黄美英这样连全尸都没留下的女子。她们不是历史书上的省略号,是活生生的人,是会哭会笑会喊疼的姐妹。把她们的血抹淡,把她们的伤口P成马赛克,才是真的残忍。 今天,我们刷短视频,看小姐姐跳舞,听小哥哥说唱,可别忘了,是谁用血肉把“中国”两个字从刀尖上掰下来,擦干净,递到我们手里。黄美英最后那声吼,像穿越八十年的微信语音,提醒每一个划着屏幕的人:你可以佛系,可以躺平,但请一定记住——你躺的这块土地,曾有人用命守过。 所以,下次再听到“中国不会亡”别只觉得燃,想想那个黑洞洞的眼窝,想想她胸口汩汩的血,想想她在辣椒水里还攥紧的拳头。然后,把耳机音量调小,认真听完这句语音,再决定你要怎么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