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我们邻村一个小伙子上山打柴,碰到一辆军用吉普掉到沆河里,人在车里慌乱中始终打不开车门。 那小伙子叫李铁牛,刚满二十,浑身是力气,那天背着柴刀、扛着扁担往山深处走,想找些粗实的柴火。听见声响时他正弯腰捆松枝,抬头就看见那辆绿皮吉普斜斜扎在河中央,车轮陷在河底的软泥里,河水顺着车门缝往里灌,已经没过了车座。车里坐着两个军人,脸憋得通红,一只手使劲拍着车窗,另一只手不停拽着车门把手,可车门像被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 铁牛没多想,扔下扁担就往河边跑。沆河那会儿刚过汛期,水还凉得刺骨,没到大腿根,走一步都费劲。他跑到车边,朝着车窗里喊:“别慌!我来帮你们!” 车里的军人看见他,眼里亮了一下,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朝着他指了指车门锁的位置,嘴里喊着什么,被河水的哗哗声盖过了。铁牛趴在车身上,试着拉了拉车门,那车门被水压顶得死死的,他使出浑身力气,脸憋得通红,车门也只动了一丝缝,水顺着缝往外涌,溅了他一脸。 他知道硬拉不行,转头瞥见岸边有根被冲下来的粗树干,有胳膊那么粗,大概两米长。他蹚着水跑过去,扛着树干往回走,水的阻力大,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走到车边时已经气喘吁吁。他把树干一头顶在河底的石头上,另一头塞进车门缝里,形成一个杠杆,然后一只脚蹬在车身上,使劲往下压树干。“咯吱 ——” 树干发出一阵闷响,车门被撬得又开了一道缝,比刚才宽了不少,车里的军人赶紧伸手往外推,可还是差一点。 铁牛汗珠子顺着额头往下淌,后背的褂子都湿透了,他换了个姿势,让树干更稳当些,憋足了气再往下压,腰杆挺得笔直,胳膊上的青筋都爆起来了。突然 “嘭” 的一声,车门被撬开了大半,水压一下子泄了出来,车里的水往外涌,把铁牛冲得一个趔趄。两个军人趁机推开车门,爬了出来,浑身湿透,军装贴在身上,嘴唇都冻得发紫。 年纪大的军人叫老张,是部队的排长,他抹了把脸上的水,紧紧抓住铁牛的手:“同志,太谢谢你了,要是再晚一会儿,我们俩就危险了。” 另一个年轻的军人叫小王,刚入伍没多久,还带着点青涩,一个劲地给铁牛鞠躬。铁牛摆摆手:“没啥,应该的,你们没事就好。” 他才发现,老张的胳膊上划了道口子,血混着河水往下流,小王的裤腿也被划破了,沾着泥。 老张说,他们是执行任务路过这里,司机转弯时没注意,车轮压到了路边的碎石,车子失控翻进了河里。铁牛看他们冻得发抖,就说:“我家就在附近,先跟我回家换身干衣服,暖和暖和再想办法弄车。” 他扛起自己的扁担,又帮着老张扶着小王,三个人蹚着水往岸边走。 回到村里,铁牛的娘见家里来了两个军人,还浑身是湿,赶紧烧了热水,找出铁牛的干衣服让他们换上,又烙了白面饼、煮了鸡蛋。老张和小王一边吃,一边跟村里人说起刚才的事,村里人都围过来看,夸铁牛胆子大、心肠好。吃完饭后,老张要去镇上给部队打电话派车来拖吉普,铁牛怕他们不认识路,又主动领着他们去了镇上。 过了三天,部队派了一辆卡车来拖吉普,还来了几个干部,带着锦旗和米面油,专程到村里感谢铁牛。锦旗上写着 “见义勇为,军民一家”,红底黄字,特别显眼。村支书把锦旗挂在村委会的墙上,敲着锣召集全村人开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铁牛,说他给村里争了光。老张还拿出一个军用水壶送给铁牛,说这是部队的一点心意,让他留着用。 后来那辆吉普拖上来修好了,老张他们还专门来村里看过铁牛一次,给村里的学校送了些文具。铁牛的事在附近几个村子传开了,都说邻村出了个勇敢的小伙子。再后来,有人给铁牛说媒,姑娘家一听是救过军人的李铁牛,都愿意跟他见见面。铁牛每次上山打柴,路过沆河那个地方,都会停下看看,想起那天救人的情形,心里就觉得踏实。他总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车里的人有危险,不能见死不救,换成谁都会那么做。
天道好轮回!贵州黔西,49岁的王秀珍被藏尸在石缝后,儿子请了道士作法,本来不报希
【221评论】【26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