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几乎被遗忘的库纳尔省,斯佩达尔村正在地震废墟中艰难重建,远离世界目光。 2025年8月31日午夜,6.0级地震突袭,官方统计至少2000人遇难、4000人受伤,斯佩达尔所在的乔凯区是重灾区之一。如今仲秋,大家坐在泥屋顶喝茶,脚下屋梁微颤,提醒着人们这些泥木房曾像纸牌般坍塌,把整户人家埋进瓦砾。 从山腰俯瞰,村庄宁静如常;转到山谷另一侧,却见断壁残垣。一位面色黝黑的老农指着废墟说:"我儿子就死在那里,牲畜也埋在里面。" 核桃坠地的闷响、溪水声、牛哞与鸡鸣,成了斯佩达尔的背景旋律。女孩抱着干草捆穿行田间,她们不过十三四岁;成年女性则完全隐身——库纳尔是保守的普什图省份,无亲缘关系的异性不能接触,否则即视为亵渎。地震后,这种禁忌曾阻碍救援:女性拒绝陌生男子触碰,男性也不敢伸手,导致部分女灾民被困更久。当地伊玛目却摇头解释:"危急救命时,伊斯兰允许平日禁止的事。若女性死者更多,是因为她们先救孩子,而男人先跑了。" 沿贾拉拉巴德—阿萨达巴德公路,数千顶帐篷连成白色长龙:中、巴、联合国、红新月会……有的扎在前美军基地内。饮水、药品不缺,但失去家园与亲人的痛无法配给。灾民中不少是数周前刚从巴基斯坦被遣返的难民,"我们回来租了新房,想重新开始,地震却夺走一切;怀孕的妻子也流产了。" 省城宣布启动新房建设,可山路像缠在山崖的细带,碎石、流沙、会车惊险,进出村子就要数小时;最近的医院7公里,却似17公里那么远,且罕有女医护。村民自豪地说《古兰经》祷法常显奇迹,但仍梦想有一所男女都能去的卫生中心,还有一所真正的学校——现在课堂挤在民宅里。"请告诉联合国,我们需要过冬帐篷,天越来越冷。" 地震在此司空见惯,我停留期间地面又晃了十秒。村民回忆五年前的大震,也回忆共和政府"从没人来过"。如今塔利班掌权,"他们更有能力帮助,这是好事;但像你这样的外人也敢来了,能把我们的需求告诉世界,也是好事。" 午后礼拜结束,男人们把我送到车前,塞给一袋核桃。下山途中,我再次听见山巅传来的轻响——核桃一颗颗落入尘土,安静却倔强地宣示:即便此地,生活仍在继续。(作者:亚历山德拉·科瓦尔斯卡娅,驻喀布尔东方学者、自由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