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代华裔发文说自己的中国父母上世纪九十年代赚到钱后就移民美国,然后她在美国出

分享星辰 2025-11-03 22:50:43

美国二代华裔发文说自己的中国父母上世纪九十年代赚到钱后就移民美国,然后她在美国出生长大,她的父亲跟她说如果知道今天的中国会是这样子,他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祖国! 这就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还好意思说“祖国”这个词,不好意思,你已经是美国人了,好好效忠美国就可以了,像这种美国好,就去移民入籍,我记得入籍时是要发誓效忠美国的,现在中国好了,又说后悔移民,还是说永远不离开祖国,这就是双重背叛,或许这种人很聪明,很有能力,但是哪个国家会欢迎这种反复无常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确实还在爬坡过坎,市场经济刚起步,基础设施不如发达国家完备,部分人选择移民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这本是个人选择,没人能过多指责。但关键在于,移民不是走亲戚,入籍更不是儿戏——美国的入籍誓词里写得明明白白,要“放弃对任何外国的忠诚”,要“真诚地效忠美国”,当初在宣誓台上举起右手的那一刻,就该清楚这是一场单向的选择,而非随时可以反悔的赌注。那些父母带着财富离开时,眼里看到的是美国的繁华便利,如今看着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高铁织成网、科技企业领跑全球,又开始念叨“后悔”,本质上还是把国家当成了逐利的工具,哪里有利就往哪里靠。 这种心态最让人不齿的地方,在于既想享受美国公民的福利,又想蹭中国发展的红利,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利己本质。见过不少类似的案例,有人拿着美国护照回国创业,享受着国内的政策优惠,转头却在国外抹黑中国的发展环境;有人疫情期间躲回中国避风险,却抱怨隔离政策“不自由”,转头又去社交媒体吹嘘美国的“民主自由”。他们口中的“祖国”,从来不是需要坚守的根,而是可以根据利益随时切换的标签,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态,别说中国不接纳,美国社会也未必真的欢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尊崇的是“忠诚奉献”,而非“骑墙观望”,看看那些在美深耕的移民群体,无论是科技界的精英还是社区里的普通人,都是靠着踏实付出获得认可,而不是靠着反复横跳占便宜。 更讽刺的是,这位二代华裔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享受的是美国的社会资源,却因为父亲一句“后悔”,就把自己放在“错失祖国发展”的受害者位置上。她或许根本不懂,中国今天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国人放弃海外机会回国建设、是几代人埋头苦干拼出来的。那些上世纪九十年代留在国内的创业者,扛过了市场波动的风险;那些扎根乡村的建设者,熬过了基础设施匮乏的艰难;那些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攻克技术难关——这些人的坚守,才撑起了今天的中国。而她的父母,在国家最需要人才和资本的时候选择离开,如今坐享其成地后悔,这种“摘桃子”式的感慨,实在缺乏说服力。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驿站”,而是需要责任与忠诚维系的共同体。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能既背叛了曾经宣誓效忠的国家,又想攀附另一个国家的发展成果。中国的大门永远向真诚交流、互利共赢的人敞开,但绝不会为精致利己者的反复无常买单。与其纠结“当初不该离开”,不如正视自己的选择——既然成了美国人,就该履行公民的责任;如果真的认同中国的发展,就该用尊重和真诚的态度看待这个国家,而不是把“后悔”当成博眼球的噱头,把“祖国”当成趋利避害的挡箭牌。 说到底,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公民,忠诚与担当都是最基本的底线。没有哪个国家会喜欢摇摆不定的利己主义者,也没有哪个民族会接纳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过客”。中国的崛起,从来不是为了让当初离开的人后悔,而是为了让坚守在这里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中华民族站得更直、走得更远。那些还在反复横跳的人,或许该明白一个道理:利益可以带来暂时的便利,但忠诚与坚守,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归属感。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