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毫不客气地放话:“核心技术都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切断大陆芯片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1-04 10:45:59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毫不客气地放话:“核心技术都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切断大陆芯片供应,他们就会束手无策!”不仅如此,他还强调:“我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对此,比亚迪总裁霸气回怼:“芯片是人造的,而不是神造的!”   张忠谋敢说那样的话,底气确实来自台积电的实力,那几年,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代工行业里几乎没对手,很多国际大品牌都得找他们代工生产高端芯片。   他觉得大陆芯片产业起步晚,技术差距大,短时间内根本追不上,就算砸钱也造不出顶尖芯片,所以才敢放出切断供应就没辙的狠话。   而他反复强调自己的美国身份,背后的心思也不简单,他青年时期就去了美国求学,后来一直在美国职场发展,受美式商业理念和文化影响很深。   这种身份认同也影响着台积电的战略选择,比如后来响应美国号召,去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多少和他的立场倾向有关。   可话说得太满,往往容易被现实打脸,张忠谋可能没料到,大陆企业的韧性远超他的判断,他觉得技术垄断能锁住别人的发展,却忘了技术是人钻研出来的,不是天生就该被某家企业独占的。   而且台积电去美国建厂的经历,也没像预想中那么顺利。美国政府当初为了吸引他们过去,开出了不少好处,又是现金补贴又是贷款支持。 可真到了建厂的时候,麻烦事一堆接一堆,原本计划好的投产时间一推再推,投资的钱却越花越多,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亿美金涨到了四百亿。   最离谱的是,最先进的设备运到美国后,居然因为找不到熟练的操作人员,只能放在仓库里闲着,在台湾那边可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宝贝,到了美国反而成了摆设。   为了解决人手问题,台积电从台湾派了几百个资深工程师过去帮忙,结果又引发了当地工会的不满,说他们抢了本地人的工作,还闹着要取消这些工程师的签证。   在美国,劳工权益看得重,台积电在台湾那套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轮班制度根本行不通,两边的文化和制度差异让建厂项目举步维艰。   更让人觉得坑的是,美国给的补贴不是白拿的,附带了一堆条件,比如未来几年不能大规模回购股票,赚了超额利润还要和美国政府分,甚至某些情况下得开放部分技术专利。   这哪里是补贴,分明是戴着镣铐的馈赠,表面上给好处,实际上是想慢慢掌控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和经营主动权。   张忠谋也不是吃素的,被外界称为“老狐狸”不是没道理,他心里清楚,台积电的命根子就是核心技术,绝对不能轻易外流,所以就算答应去美国建厂,真正关键的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还是牢牢留在台湾本岛。   在美国建厂搞的都是相对没那么尖端的产能,最先进的产能和新工厂投资,全都放在台湾,他这一手,说是下了一盘几十年的大棋一点不为过,既应付了美国的要求,保住了政治上的安全,又守住了技术核心,确保台积电在行业里的竞争力不下降。   可这种两边下注的做法,也让台积电陷入了两难,留在台湾技术安全有保障,去了美国却要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得不偿失。   比亚迪早就看透了芯片供应可能被卡脖子的风险,没等别人断供,自己就悄悄搞起了芯片研发,他们不光造电动车厉害,在芯片领域的布局早就铺开了。   从早期开发车规级芯片,到后来自主研发出各种类型的芯片,涵盖了汽车、能源等多个领域,而且都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现在他们的芯片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国际领先的程度,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担心被断供。   张忠谋可能到现在都没完全明白,他所谓的技术垄断,终究抵不过众人的钻研和时代的进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永远独占核心技术,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永远垄断某个产业。   技术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不是用来要挟别人的工具,比亚迪的那句话说得好,芯片是人制造的,只要有人肯用心、肯钻研,就没有造不出来的道理,这种信念,正是我们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现在,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以前是少数几家企业说了算,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加入竞争。   大陆芯片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而且有着庞大的市场支撑和坚定的自主决心,假以时日,必然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张忠谋当初的狠话,终将成为时代的笑谈,被自主突破的事实狠狠打脸。   大家觉得未来大陆芯片产业会不会彻底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全面自主可控?

0 阅读:2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