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奉陪到底”,台湾“奉送到底” 郑丽文今年四月就义正言辞地表示,全世界

王匡说人啊 2025-11-04 11:09:18

中国大陆“奉陪到底”,台湾“奉送到底” 郑丽文今年四月就义正言辞地表示,全世界只有中国敢和美国对抗,有能力有实力和美国对抗。大陆表示,针对美国的制裁,他们“奉陪到底”。 而台湾却恰恰相反,台湾是“奉送到底”,台湾民进党跪舔美国,台积电要送出去,还要准备2000亿美金送出去。郑丽文愤怒地质问,台湾有多少亿美金? 不得不说,郑丽文对两岸对美态度看得非常准确透彻,在全世界各国似乎都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时候,只有我们又硬气、又有底气地掷地有声说出四个字:奉陪到底!并且体现在了行动中。 中美之间摩擦再大,态度始终明确:不挑事,但绝不怕事。从科技封锁到贸易制裁,从芯片禁令到关税壁垒,大陆一边反制,一边加速自主。短短几年,国产光刻机、EDA软件、存储芯片、操作系统全面突进,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反而把美欧企业逼到不得不谈合作的位置。 这才是真正的“奉陪到底”——不是嘴硬,而是实力硬。你封我一项,我就补一项;你限我一链,我就造一链。反制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地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夺回话语权。 最关键的是,大陆的“奉陪到底”并非一味对抗,而是建立在清晰利益边界上的理性行动。从外交到经贸,从科技到金融,每次反击都精准、克制、有度——既让对手感受到压力,又不让自己掉入消耗泥潭。 这种“以斗争谋和平、以实力促平衡”的策略,恰恰是郑丽文那句“全世界只有中国敢和美国对抗”的底气来源。她看到的不是情绪,而是格局:敢说“不”的背后,是能说“不”的实力。 说到底,“奉陪到底”和“奉送到底”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主导权”的差距。一个是用实力维护自主,一个是靠依附换存在。台某些政客对美低姿态不是理性外交,而是出于恐惧的自我降格。 明明有最先进的产业,却被逼成“技术输出基地”;明明该谈合作对等,却变成了“被动让利”。久而久之,岛内再多“自豪”,都难掩“被掏空”的焦虑。郑丽文这番话之所以犀利,是因为她把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依附”说穿了。 其实奉陪到底不只是态度,更是信心。它代表的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底气,是在面对强权时的战略定力。而奉送到底,则是一种悲哀——当一个地区的政治选择脱离民众利益,只顾讨好外部势力,那注定要被历史抛弃。 郑丽文的话带着强烈的情绪,但恰恰道出了两岸对美路线的根本差别:一边在谋独立自主的未来,一边在重复殖民依附的过去。 未来,回归后的台湾才能真正听懂这四个字的分量——“奉陪到底”不是挑衅,而是尊严;“奉送到底”不是谦让,而是自损。真正的硬气,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守得住利益,挺得起脊梁。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王匡说人啊

王匡说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