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表示感到很挫败! 11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曾以为贸易战能改变中国

芸霄记史 2025-11-04 12:59:11

美媒表示感到很挫败! 11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曾以为贸易战能改变中国经济,但它错了。如果说特朗普的贸易战有什么效果的话,这场贸易战教会中方的东西,恰恰与美国的期望背道而驰,美国非但没有促使北京进行经济再平衡,反而让中国看到,中国何其有必要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及发展能让自身进行反制的经济武器。   美国推行贸易战的算盘本质上不是为中国好,而是想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用高关税和技术封锁来让中国失去竞争力。   但事实摆在眼前,这种战略反而逼得中国在自主技术上加速布局,让产业链变得更加坚固,美国本来想限制中国,结果反倒提升了中国的危机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打破了对美关键技术的依赖。   近些年,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中国的企业和科研力量齐头并进,目的很清楚,就是不给美方机会卡脖子,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关于所谓“中国不愿意开放市场”,美媒每次都乐于把责任推给中国,故意忽视美国自己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限制,新能源、通信设备,明明是中国有实力进入美国市场,却被各种政策层层设置障碍。   反观中国,外资准入确实在一步步放宽,免签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大量国家的企业和游客选择来中国,这是公开透明的开放,美国自己筑起高墙,嘴上却喊着要中国敞开大门,这逻辑怎么都站不住脚。   说到出口,中国根本不会因为外部压力就削减出口,这对企业和产业工人都不是好事,想象一下如果出口大幅缩水,多少家庭的饭碗会受影响?美国说得轻松,真正的代价却轮到中国来买单了。   所以中国反而会更积极扩张市场,挖掘更多国际需求,同时加速国内消费升级,不像美国那样不停玩“制裁”这一套,中国更看重实打实的内涵发展,用市场多元化和产业升级来迎接挑战。   贸易战下来,中国没有被迫低头,反而用这场“考验”加深了对自主发展的理解,找到应对外部压力的路径,不依赖别人,那就做自己的技术,布局自己的产业,有危机感,才知道什么地方该下工夫。   美国本来指望靠打压让中国放缓步伐,结果却让中国加快脚步投入研发,提高产业链安全系数,中国如今对外开放没停步,反而更主动,更有底气,免签、吸引外企、加快产业创新,这些举措不是表面工程,而是扩大朋友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打实操作。   美国永远不能靠压制让中国转向,因为只会让中国更加独立和强大,全球化的博弈才刚开始,谁是真正的赢家,已经逐渐显现。

0 阅读:66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