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中国

地缘历史 2025-11-04 13:56:42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中国人’的表述就是炎黄子孙”。   时间是2025年10月底,张荣恭,国民党的副主席,面对资深媒体人谢寒冰,直接抛出一句话:“‘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就是炎黄子孙。”   这句话,在岛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在如今这个“台独”势力不断躁动、“去中国化”动作不断加码的氛围里,这句话,简直像是一记重拳,砸在了那些试图切断民族认同的人的脸上。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政治表态。但其实没那么简单。   因为就在几天前,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才在一个活动上公开说:“台湾光复节根本不存在。”他说得理直气壮,仿佛历史就能被他一句话抹掉。   可问题来了,民调显示,高达96%的岛内网友根本不认同他的说法,甚至连台北市长蒋万安都站出来严正反驳。   历史不是可以随便涂改的课本,更不是政客用来操弄认知的工具。   80年前的那场光复,是无数中华儿女流血牺牲换来的。   哪怕民进党想方设法在课本里删掉这段历史,哪怕他们在学校里只讲“日本治理”、不讲“日本殖民”。   但你删不掉的是老一辈人的记忆,也掩不住人们心里对“中华民族”四个字的认同感。   张荣恭这次开口,表面上是在回击“去中国化”,实际上也是在国民党内部放了一把火。   怎么说呢?过去这些年,国民党内部确实有人在“两岸问题”上打太极,嘴上说“维持现状”,实则啥也不表态。   张荣恭这次直接点破:“统一问题,就是检验政治人物立场的试金石。谁想拖延统一,就是民族的敌人。”   这话一出,党内那些“骑墙派”脸上恐怕都挂不住了。   更微妙的,是这番话讲出来的时候,刚好卡在赖清德执政一周年前夕。   根据岛内多家媒体的民调,超过一半的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感到不满。     尤其这阵子民进党拼命推动“脱钩断链”,逼企业把“产地标注”改成“台湾制造”,还要企业断开和大陆的联系。   结果呢?2025年前三季,两岸贸易额不降反升,增长了8.8%,突破23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第一季度净赚1156亿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   这就是现实。你嘴上喊“台湾优先”,实际却靠大陆市场活着。你说要“经济独立”,结果却让企业陷入全球竞争的尴尬境地。   民进党一边说要“去中国化”,一边又靠“中国经济”养活自己,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更讽刺的是,他们还砸大钱改街道名。全台300多条“中正路”,说改就改,理由是“要去威权”。   可这几百条路背后,是多少城市的历史记忆?为了一句政治口号,就把它们全抹掉,还动用大量公帑,搞得地方政府怨声载道。   “汉人”的说法也被悄悄换掉了。行政网站上,不再写“汉人”,而是模糊成“其余人口”。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在系统性淡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存在感。   张荣恭看到这一切,才有了那句重话。他不是为自己发声,是替那些被噤声的历史、被模糊的民族认同说话。   你可能还记得,张荣恭不是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发声。他一直是国民党内比较坚持“民族路线”的那一派。   这次专访之后,另一位新任副主席萧旭岑也站出来表态:“共促国家统一,是国民党下一阶段的重心。”   也就是说,国民党内部,正在有意识地从模糊走向清晰,从被动走向主动。   说白了,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你再怎么闪躲,两岸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有把话讲明、把立场摆正,才有资格争取未来。   而岛内民意,其实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尽管绿营势力仍掌握话语权,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质疑课本里的历史,开始主动搜索真实的文献和资料。   张荣恭的话,像一根针,把这层被长期压抑的民族情感戳破了。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政治立场,但你无法否认,“中国人”三个字,在无数台湾人的心中,从未远去。

0 阅读:58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