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了,改不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2100万枚其实永远挖不完。挖矿奖励每四年会减半,到最后,你得花大力气才能挖到几分之一枚,甚至更少,这就像用大炮去打蚊子,费劲还不划算。 以前这个市场看着热闹,其实是被一群早期技术玩家和信念十足的人玩起来的,如今华尔街的大机构进驻,他们拿着巨资,轻松左右价格,普通人很快发现,自己在市场里不过是跟着巨头起舞的小角色。 比特币的热度一直都离不开那个“总量2100万枚”的故事,大家觉得少就值钱,盲目相信它能扛得住通胀、保值又增值,但这个数字真要细看就发现里外有门道。 比特币每四年挖矿奖励就要砍半,现在挖一个区块已经只剩下以前的零头。往后每次减半成本越来越高,矿工掏电费、投设备,却只能捞到一点点,不少人直接就不想干了。 等到2140年,最后一个比特币都快没人愿意去挖,所谓“永远挖不完”其实就是这样来的。 站在技术角度,比特币也不是无懈可击。比特币靠着复杂的加密算法来保证账户安全和网络稳定。 可现在量子计算机的进步让安全边界变得模糊,如果哪天量子技术能搞穿这些算法,整个网络就不再“不可动摇”。 而且,这几年新的区块链项目层出不穷,效率比比特币高,应用场景也多,让人开始怀疑,比特币除了老资格之外还剩下什么特别的地方。 中国担心金融风险,早早就把比特币挖矿和交易关了个干净,想维护金融稳定。而美国选择了另一条路,放开现货ETF后,等于让华尔街正式接管了定价权。 一边高喊“自由货币”,一边还是没逃过监管和权力的触角。不管怎么玩,比特币都绕不开国家的政策和资本的步调。 比特币一路走来,不只是数字和技术的游戏。最开始大家把它当金融新世界的钥匙,觉得有了它可以摒弃传统银行和权力的干预。 现实是,少量人闷声发财,多数人被价格暴跌狠狠收割。金融巨头进来之后,比特币变成了他们布局的赛场,有钱就能玩得转,没钱只能陪跑。 比特币当初追求的自由和公平,现在被大资本和监管权力彻底重塑了格局。它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大家追逐金融自由的执念,也暴露出在资本游戏下的脆弱。 未来的比特币,还要经历技术变革、金融监管、资本洗牌这些种种考验。人们能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自由,这个答案还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