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淘金!”11月4日报道,甘肃,陇南康县的一段河道内,出现多人使用搓衣板、筛子等工具在水中淘洗的现象,系部分群众在河道中进行淘洗金砂,网友:支持管控。[得意] 康县部分河道存在砂金的情况已有多年记录,砂金通常与河沙混合,使得部分群众尝试用简易工具进行筛选,尽管方法简单,但一旦参与人数增多,就易对河床结构及水流自然状态造成干扰。 参与者多使用家常工具在河床裸露区域进行筛洗,河道中确实偶有砂金被发现,但数量极为有限,能够真正淘获的人很少。 早在今年年初,就曾因类似行为引发关注,后被政府制止,近期由于河道清理导致河床露出,再次吸引了部分人员前来尝试。 目前河道周边设置了警戒线,并对参与群众进行劝离,康县自然资源局也再次发布公开通知,重申禁止任何个人在河道内从事采金活动,并公布了举报途径,鼓励公众共同参与监督。 金矿等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经过合法审批,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进行开采,私自淘金不仅会破坏河道生态,还可能对防洪构成隐患,行为严重者甚至需承担法律责任。 涉事河道周边现已恢复秩序,此次淘金行为属于局部突发情况,经及时干预后现已得到控制,现场已无人员继续作业。 河道淘金事件引发网络热议,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各异。 "我的天,搓衣板、脸盆都能淘金?这画面太有年代感了,感觉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这种事情在我们老家那边也出现过,河里有金沙,但真的很少,忙活一天可能就几粒,还不够饭钱。" "支持政府管控!私自淘金破坏河道,万一发大水出事怎么办?不能为了这点小利冒这么大风险。" "说实话,能理解这些淘金的人,现在挣钱不容易,有机会谁不想试试?但确实要合法合规。" "拉警戒线是对的,这种事情一旦开头,人越聚越多,到时候就不好管理了。" "我记得小时候河里还能见到小鱼小虾,现在这种淘金行为肯定影响生态环境。" "关键是这个金矿资源到底属不属于国家?如果是的话,个人确实不能随便开采。" "建议政府可以组织正规勘探,如果真有开采价值,可以创造就业,总比现在这样偷偷摸摸强。" "这种事情年年管,年年有,说明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光靠堵不行,还得加强引导。" "话说回来,现在金价这么高,也难怪有人动心,但违法的事真不能干,到时候得不偿失。"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理解淘金的人,但我不同意,再难也不能违法,这是原则问题。" "其实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疏堵结合,既要严格执法,也要给老百姓找其他出路。" 如果你当地出现了类似的"淘金"机会,你会怎么选择?是冒险一试,还是坚决抵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 信源:浪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