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那事儿,吵来吵去,我算是看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几个空乘人员,费劲巴拉地又是抬又是扶,把他弄到了座位上。结果人家不满意,觉得没尊严,说应该有全套的无障碍设施,让他自己“走”过去。 这话听着特对,是吧?谁不想要尊严啊。 但凡事就怕琢磨。 为了他这种腿脚不便的,飞机上得配一套升降设备吧? 那下次来了个盲人旅客,是不是得配一套全程语音导航加盲文说明书? 再下次,要是来个别的更特殊情况的呢? 一架飞机,难不成要改成变形金刚?为了那万分之一都不到的可能性,塞满各种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的设备。 这些成本谁来出? 航空公司吗?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摊在咱每一个普通人的机票里。 我就觉得,有时候咱们把“善良”和“体面”想得太复杂,太昂贵了。 真正的善良,就是那几个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弯下腰,搭把手,用最笨拙也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这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热气儿。 而非要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要求一个完美的、不计成本的、绝对正确的方案,然后让整个社会为某一个人的“体面”买单,那不叫善良,那叫自私。 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要求世界为你铺好一条完美的红毯。 而是当路上有块石头绊了你一下,有人愿意停下来,朝你伸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