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打过炮,却能一炮打掉敌军指挥部,一个人一门炮,一分钟打出去43发炮弹,3分钟打出去150多发,而且几乎是百发百中! 一个人单杀敌军100多人,能拿迫击炮当狙 击枪使,够厉害不?关键是人家那年才16岁,你是不是又不信了? 他就是目前尚在人世的特等功臣唐章洪。作为中国人,请把“致敬”打在评论区,作为对老人家无上的崇敬。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这才让人们见识到了一个“战神”疯狂起来到底有多可怕! 唐章洪出生于四川中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便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家人靠租种地主土地勉强糊口,苛捐杂税与天灾时常让全家陷入断粮的困境。1951年,刚满15岁的他听闻志愿军征兵的消息,不顾家人的担忧报名参军,因年龄太小最初未被批准,他软磨硬泡讲述自己能吃苦、会爬山的优势,最终才得以加入部队。 进入部队后,唐章洪被分配到炮兵连学习操作迫击炮。由于没读过书,他起初连炮身的刻度、瞄准镜的参数都看不懂,常常在训练中落后于战友。但他不肯认输,白天跟着班长反复练习架设炮位、调整角度,晚上就借着微弱的灯光背诵炮兵手册,把关键数据写在手臂上,一有空就拿出来记。短短三个月,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迫击炮的操作技巧,还摸索出一套“快速瞄准法”,能在复杂地形下迅速锁定目标,这为他后来在上甘岭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敌军以密集炮火轰击志愿军阵地,唐章洪所在的炮兵班负责支援前沿步兵。战斗刚开始,他的班长就被炮弹碎片击中牺牲,副班长也身负重伤,炮位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看着阵地上不断倒下的战友,唐章洪咬着牙扛起操作迫击炮的重任,当时敌军的炮弹在周围不断爆炸,泥土和碎石溅得他满脸都是,他却始终盯着瞄准镜,根据步兵传来的坐标调整炮口。 为了压制敌军的火力,唐章洪打破常规射击节奏,以每分钟43发的速度连续发射,炮管因长时间高温变得烫手,他就用衣服裹着炮身继续操作。在一次战斗中,敌军的指挥部隐藏在山后的碉堡里,普通炮弹难以击中,他凭借平时训练的经验,测算出碉堡的高度和距离,采用高射角曲线射击的方式,只用一发炮弹就精准命中碉堡,当场摧毁敌军指挥部,让前沿步兵的进攻压力瞬间减轻。 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唐章洪在3分钟内发射150多发炮弹的记录,不仅需要极强的体力和专注力,更依赖对迫击炮性能的极致掌握。他的射击精度极高,几乎每一发炮弹都能落在敌军阵地的关键位置,累计消灭100多名敌人,多次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战役结束后,他因战功卓著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还获得了“二级英雄”荣誉勋章。 即便到了晚年,唐章洪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他经常走进学校和军营,给年轻人讲述上甘岭战役的故事,提醒大家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他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反而常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士兵该做的事,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战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