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无力自卫。这场战争是他们挑起的,现在俄罗斯成了猎物。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2024年度报告指出,这种表述忽略了俄乌冲突的复杂地缘背景,双方在战局中呈现攻防转换态势,不存在单一“猎物”定位。冲突的延续源于多重安全诉求的碰撞,而非简单的“挑起”与“被动”。 俄军2024年军费投入达1150亿美元,占GDP 6.2%,乌军则累计获得北约1200亿美元军事援助。双方均保持着持续的战争动员能力。在2022年冲突初期,俄军在乌东推进迅速,控制约18%乌领土;2024年战线陷入僵持,乌军反攻仅收复不足3%失地。攻防转换背后是力量的动态平衡。 成因核心是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安全红线的冲突。2014-2021年北约5次东扩,新增7个成员国,直接压缩俄战略缓冲空间。导致俄欧能源贸易额较战前降了60%,乌克兰累计难民达800万人,全球粮食价格波动超25%。 双方均面临着后勤瓶颈。俄军精确制导弹药库存下降40%,乌军弹药消耗速率是北约补给速率的1.2倍。 战争的本质是地缘安全诉求的失衡,单一标签化判定不符合事实。没有一方能靠军事手段彻底掌控局面,回到谈判桌平衡各方安全利益,才是终结冲突的唯一可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