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刚刚 俄罗斯再发“硬核”威慑信号 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看世界事吖 2025-11-05 19:43:25

就刚刚 俄罗斯再发“硬核”威慑信号 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授勋仪式上,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研发团队授勋,并表示:“这两款武器是我们未来安全的王牌。”普京此番表态,与授勋前一周两款武器刚完成实战化测试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大概率不会轻易采信,俄罗斯国内民众也需要通过这一信号吃下“定心丸”。 海燕”核动力可实现超远程续航,“波塞冬”配200兆吨核弹头,引爆后能摧毁沿海基地与城市。“海燕”核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这两款武器,分别在10月21日和10月29日进行了实战化测试。“海燕”导弹在测试中,飞行了1.4万公里,滞空了15小时,并特别选择了避开北约防空预警区的航线。 而“波塞冬”潜航器在测试中,模仿民用货船的航行噪音,让潜航器悄然接近目标,意味着其可以在商船航道中埋伏,对目标构成巨大威胁。俄方称,此次测试有“民用价值”,但显然是掩盖武器隐患。2019年,“海燕”核潜航器试验爆炸,冷却系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整改。 俄方试图掩盖这一点,却不知已被西方看穿。北约和美国近期已加强海上巡逻,并升级声呐系统。 俄罗斯常规军力受限,需要依靠“黑科技武器”进行威慑,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倘若过度依赖这种威慑手段,反而会适得其反。 俄罗斯靠两款“黑科技”武器搞威慑,看着硬核实则是无奈之举。常规军力跟不上,才寄希望于核动力导弹、核弹头潜航器撑场面,本质是用极端武器弥补短板。 但这种威慑是把“双刃剑”:既难让西方真正信服,还会刺激其升级反制装备、加剧对立;且“海燕”有过爆炸隐患,技术稳定性存疑,过度依赖的风险不小。 国家安全终究不能只靠“威慑牌”。比起琢磨更具杀伤力的武器,平衡军力发展、化解对立矛盾才是长久之计,不然陷入“你威慑我反制”的循环,只会越来越被动。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看世界事吖

看世界事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