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美国制裁搬起石头砸自己 就在两天前,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1-05 23:20:50

大逆转!美国制裁搬起石头砸自己 就在两天前,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开了一个视频会议。这个会开完,给全世界送来了一份大礼,也顺手把美国最近的一些操作,变成了一个国际级的笑话。 这一天,欧佩克+的八个主要产油国的部长们通过视频连线,最终拍板决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分为两步走:第一步,从12月份开始,每天多往市场上供应13.7万桶原油。第二步,他们同时宣布,到了2026年的第一个季度,也就是1月到3月,他们将不再继续每个月增加产量了。 每天增加13.7万桶。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跟全球每天上亿桶的消耗量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但它的意义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姿态。这个增量,正好延续了从10月份以来慢慢增加产量的节奏,没有突然搞个大新闻吓到市场,让油价上蹿下跳,同时又很精准地告诉全世界:大家别慌,我们“卖油郎”联盟心里有数,全球需要的油,我们能保证供应。 但真正厉害的,是第二步: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增产”。这个时间点选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每年的一到三月份,北半球天气开始转暖,大家取暖用的油和气就少了,工厂也因为各种假期开工不足,本来就是石油消费的淡季。所以,他们到时候不增产了,听起来好像很合理,完全是顺应市场规律。可这背后,其实是一次不动声色的权力宣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不久前,国际能源署这个基本代表西方消费国利益的组织,发布了一个警告,说它预测到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出现每天400万桶的严重过剩。 IEA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产油国悠着点,别生产太多了,不然油价要崩盘了。但欧佩克自己的预测完全相反,他们认为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每天增加13.7万桶。现在,欧佩克+用“暂停增产”这个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不听你的,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市场的节奏,我们自己来把握。 而就在十几天前,美国那边才刚刚搞了个大动作。特朗普政府高调宣布,要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严厉制裁。根据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发布的文件,这两家公司及其下属的几十个子公司,都被列入了“特别指定国民和被冻结资产名单”,依据是第14024号行政令 。 这个“SDN名单”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把它们拉进“黑名单”,任何美国的公司和个人,都不能再跟它们做生意,它们在美国的资产全部要被冻结。而且,这个制裁还有长臂管辖的威力,其他国家的公司如果跟它们有业务往来,也可能被美国一起收拾,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制裁”风险 。美国当时说得非常理直气壮,就是要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 这感觉俄罗斯的石油这下要卖不出去了,经济要完蛋了。可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到了2025年的前九个月,俄罗斯的财政不仅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出现巨大亏空,反而连续实现了盈余,其中能源税收更是同比暴涨了25%。 这就让人纳闷了,为什么制裁了这么久,俄罗斯反而好像越来越有钱了?答案就藏在全球能源贸易版图的悄然改变之中。美国本来设计了一个“价格上限”的笼子,规定全球买家购买俄罗斯石油不能超过某个价格,想以此锁死俄罗斯的收入。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听美国的。以印度和中国为首的亚洲大买家,根本不理会这个上限,他们用“折扣价”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一方面自己用上了便宜能源,另一方面也让俄罗斯的石油找到了新的、更广阔的市场。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路线,就这样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的“向东转”。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欧佩克+的增产决定来了,这简直是在美国的制裁闹剧上,又狠狠地补了一刀。美国那些针对俄罗斯的单边制裁,就显得像一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彻底成了国际笑话。 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大转折已经来了!欧佩克+这次“一增一停”的组合拳,本质上是全球能源格局的一次“权力宣言”。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习惯了当世界能源市场的“老大”。它手握三板斧:美元霸权、军事威胁和单边制裁。想让油价跌,就去敲打沙特,逼着他们增产;想打压哪个对手,就直接宣布制裁,不让别人买它的油。这套玩法,在过去确实很管用,让美国在全球呼风唤雨。但是现在,这套玩法越来越失灵了。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这种霸道的方式大声说不。当欧佩克+的增产协议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生效,当俄罗斯的油轮满载着原油继续驶向东方,美国会慢慢发现,在一个所有国家都相互依存的时代,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靠制裁和威胁获得的,而是来自于对彼此核心利益和国家主权的尊重。这场由一场看似不起眼的石油会议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告诉我们,世界多极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