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武术家冯志强与库玛在京城体育学院比武切磋,库玛一上来就用勾拳攻击,冯

小史论过去 2025-11-06 12:41:19

1981年,武术家冯志强与库玛在京城体育学院比武切磋,库玛一上来就用勾拳攻击,冯志强很不适应,只能被动地防御,两次出手,都没有能击中对方,不料,结果令大跌眼镜! 冯志强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东和睦井村,那地方武术氛围浓厚。他曾祖父冯老梅是清末武举人,擅长大刀和硬弓,臂力惊人。冯志强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各种武术基础知识。家里人常练拳脚,他自然跟着学起基本功。 从8岁开始,冯志强正式习武,先跟舅父王运练少林童子功和站桩功,还学一些简单拳术。他练得认真,几年下来进步明显。每天早起练功,身体素质逐步提升。12岁时,他继续保持日常训练,巩固这些基础。 少年阶段,冯志强跟河北沧州通臂拳名家韩晓峰学通臂拳,掌握拳法和掌法。他还练朱砂掌等技击方法,一步步积累经验。1948年,他拜胡耀贞为师,系统学心意拳。胡耀贞教他技法和内功,他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这些内容。 1951年,冯志强又拜陈发科为师,专攻陈式太极拳。他学拳架和推手,逐步精进。在这个阶段,他把心意拳和陈式太极拳融合,形成独特风格。后来,他创立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并获中国武术九段称号。那时,他在北京市电机厂当工人,负责车间管理,同时坚持武术练习。 库玛是美国柔道冠军,1981年9月来中国时33岁,身高超过1米8,体重超过180斤。他在美国当太极拳研究社教练,此前在东南亚和中国香港挑战过武术人士,从没败过。这次来中国,他带着好奇和挑战心理,专程到北京体育学院交流。 1981年9月2日,库玛在北京体育学院提出挑战。武术系主任门惠丰接待他,先安排三位武师比试。三位武师轮流上场,用各自技法应对,但都没赢。门惠丰觉得事关中国武术声誉,就找冯志强帮忙。冯志强听说是为国家争光,同意出战。 为了不让库玛有心理准备,冯志强假扮校医院按摩大夫,穿蓝色工作服,外套印北京体育学院字样的运动服。库玛每天去校医院学推拿,按摩完后,李永昌介绍冯志强跟他比试。比试在武术馆里进行,现场四五十人,包括武术界人士和外国留学生。李永昌主持,定规则:不戳眼睛,不袭后背或后脑,打倒算一局,打重停赛。 比试分两回合。第一回合,库玛先用勾拳攻冯志强头部。冯志强弹开拳,一掌打库玛胸口,把他打退几步。库玛接着蹬腿,冯志强后闪,但脚被踩到。冯志强出拳打胸,第一拳被闪开,第二拳击中,库玛摔倒,头磕地板。 第二回合,库玛继续攻,用柔道抓取。冯志强扣他手腕,一撇摔出,库玛腰部震动,落地扭曲,说不再比。冯志强右脚脚骨轻伤。结束后,库玛通过翻译要冯志强演示摔技,冯志强上前打倒他。库玛承认败,说这才是中国武术。 这场比试后,库玛回美国。1982年,北京体育杂志发文《冯志强巧挫美国大力士》,描述过程。库玛看到文章不满,返回北京要再比。冯志强解释不知情,两人点到为止比几次,用基本动作交流,最终和解。 80年代,冯志强开始收徒,免费教武术。他在公园或场地指导学员练拳架和推手,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学员学内功和外形,逐步掌握。从1984年起,他去日本教学,示范拳法,讲原理。后来到墨西哥、美国、新加坡,办培训班,教当地人。 冯志强编书《陈式太极拳精要》,记拳架要领。还写《太极混元功》,介绍内功修炼。又著《心意混元太极拳》,总结自己拳法体系。这些书出版后,传播武术知识。冯志强2012年5月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遗体告别在八宝山公墓,亲属和弟子送别。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