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的订单,韩媒马上狂欢,还扬

盖说社会 2025-11-06 15:06:20

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的订单,韩媒马上狂欢,还扬言“重夺第一”,结果得意劲儿还没捂热,就被泼了盆冷水。 谁能想到剧情反转来得这么快,2月份全球订单总量突然暴增到386万吨,中国船厂直接开挂狂揽285万吨,市场份额飙升到74%,韩国那边就剩85万吨,占比跌到22%,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更绝的是3月份,卡塔尔那个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超级大单,40艘新造船的订单直接砸向了中国,单笔金额就超过60亿美元,这可是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啊,韩国人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要知道这种超大型LNG船技术门槛极高,过去十年基本被韩国垄断,中国这次能拿下,说明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   韩国人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他们犯了个致命错误,就是太依赖传统船型了。1月份那90万吨订单里,大部分都是普通散货船和油轮,利润薄得像纸片。   中国这边早就在布局高端市场,沪东中华、大连船舶重工这些船厂早就把双燃料动力、智能航行系统玩得明明白白。现在全球航运业都在搞绿色转型,LNG船、甲醇动力船这些环保型船舶才是未来,韩国人还在吃老本,中国已经把下一代技术都掌握在手里了。   更扎心的是成本控制,韩国造船业现在被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压得喘不过气。中国船厂靠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钢板价格比韩国低15%,工人效率还高出一大截。   同样一艘17.4万立方米的LNG船,中国造价比韩国便宜2000万美元,这差距让船东怎么选?挪威船东协会的负责人就直言不讳,说现在中国船厂交付的船舶质量完全不输韩国,价格还便宜这么多,不选中国才怪。   韩国媒体现在开始找各种借口,有的说中国靠政府补贴搞恶性竞争,有的说卡塔尔被中国"收买"了。   可事实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去年研发投入就超过200亿人民币,专利数量是韩国现代重工的三倍。   江南造船厂那个数字化车间,机器人焊接精度能达到0.1毫米,韩国人看了都直呼内行。再说卡塔尔那个项目,中国承诺的交付周期比韩国短半年,还提供20年全生命周期维护,这种服务意识韩国人学得来吗?   日本造船业现在更是被甩出八条街,曾经能和韩中掰手腕的三菱重工,现在连前十都进不去。   他们那个"工匠精神"在智能化时代根本玩不转,船坞还在用半自动化设备,中国这边已经实现5G+工业互联网全覆盖了。日本经济新闻都承认,日本造船业至少落后中国五年,再不转型就要被彻底淘汰了。   最让韩国人崩溃的是人才流失,他们顶尖的船舶设计师现在都往中国跑。上海外高桥造船厂有个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全是韩国来的,年薪直接给到原来的三倍。   中国船厂现在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免费公寓、子女教育、科研经费要多少给多少,韩国现代重工的工程师都抱怨说再这样下去都要被挖空了。   国际航运巨头们用脚投票才是最真实的反应。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这些大公司,今年新船订单80%都给了中国。   他们看中的就是中国船厂的创新能力和履约记录,疫情期间全球船厂普遍延期交付,只有中国船厂做到了100%准时。达飞轮船的CEO就说过,和中国船厂合作最放心,他们说到做到,从不找借口。   现在回头看韩国人1月份的狂欢,简直像个笑话。他们只看到单月数据就沾沾自喜,完全没意识到中国造船业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去年中国船舶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造船完工量三大指标连续13年全球第一,这哪是韩国能比的?更可怕的是中国还在加速,福建舰航母、大型邮轮这些超级工程都在同步推进,技术积累已经形成碾压优势。   韩国造船协会现在改口说要"冷静看待"数据变化,可市场不会给他们冷静的时间。今年全球新船订单预计超过4000万吨,中国至少能拿下70%的份额,韩国能保住20%就谢天谢地了。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还将提升到80%,韩国会跌到15%以下,这个趋势根本不可逆转。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不是偶然,是几十年持续投入的结果。从"蛟龙号"到"雪龙2号",从"奋斗者号"到"爱达魔都号",一个个国之重器见证着中国船舶工业的飞跃。   现在中国船厂不仅能造船,还能制定标准,国际海事组织40%的新规提案都来自中国。韩国人还在纠结订单数量,中国已经开始定义行业未来了。   卡塔尔那个40艘LNG船大单只是开始,听说俄罗斯北极航道开发项目还有60艘破冰LNG船的订单,中国船厂志在必得。   韩国媒体现在天天喊"危机",可他们除了抱怨就是找借口,根本拿不出应对方案。中国船厂这边呢,已经在研发氨燃料动力船、氢燃料电池船这些更前沿的技术了,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0 阅读:1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