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铜陵长江三桥的消息,有点小感慨——这桥以前叫“G3铜陵公铁长江大桥”,现在改成“三桥”,总觉得少了点气势。 其实这桥哪是普通的“老三”?上层跑汽车,下层跑火车,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组合设计,在桥梁界可是创新。988米的跨度,技术难度比前两座铜陵长江大桥高多了,说是“老大”都不为过。 用数字排号确实容易记混,时间久了谁还分得清一桥二桥三桥?以前的名字带着“公铁”“G3”,一听就知道是公铁两用、担着京台高速重任的桥,多清楚。 现在这桥通车后要接棒老桥,成皖江新地标,这么有分量的工程,配个有特色的名字才对嘛。毕竟名字不只是个称呼,更是它的“身份证”——让更多人记住这座“硬核”大桥,才不辜负它的技术含量和使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