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已经盯上了台湾,并在签订《马关条约》后,展开了近50年的布局。 海峡那头,台湾岛像个倔强的孩子,70年了还没彻底回家。外人总爱指点,说是美国撑腰,或是岛上某些势力死扛。可真相藏得深,从日本明治维新那年起,一场针对台湾的阴招就悄然铺开,条约签了,布局就没停过。这50年殖民,挖空了岛屿的心窝子,让统一之路布满荆棘。到底怎么回事? 1868年明治维新那时候,日本国内一帮军阀推翻幕府,学西方搞工业、建军队,野心直奔对外扩张。台湾地处东南沿海,扼住海路要冲,稻米糖蔗矿产样样有,日本早把它当南进桥头堡。1871年,琉球一艘渔船在台湾东南搁浅,船上人遇难,日本就借机生事。1874年,他们派兵登陆牡丹社,名为惩罚原住民,实则试探清廷底线。清政府赔了50万两白银,还默认日本有处置权。这叫“征台事件”,日本尝到甜头,胃口更大了。 转眼1894年,甲午战争打响。日本海军在黄海大东沟干掉清舰队,陆军登陆朝鲜,推进鸭绿江。清廷败局已定,1895年3月,李鸿章去马关谈判。4月17日,《马关条约》签下,中国永久割让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居民两年内可迁回大陆,不然就成日本臣民。这条约不光丢了地盘,还开了日本殖民的恶例。台湾从此进日治时代,50年苦日子拉开帷幕。日本舰队一到基隆,岛上就乱套了,民众不服,各地起义蜂起。 1895年5月,日本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搞“始政式”,正式接管。可台湾人哪肯低头?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设伏,各地义军用农具猎枪夜袭日营。抵抗从台北到台南,波及全岛。日本调万余兵力,用机枪镇压,烧村屠寨,花了半年多才勉强稳住。早期,日本统治高压,强征土地建铁路港口,把台湾当原料基地。农民田亩被日侨抢走,教育只教日语,汉文书本全烧了。街头巡警禁汉语,学校里学生被迫向天皇画像鞠躬。这套“无方针主义”政策,纯属武力压制,岛上怨声载道。 到1919年,日本换策略,叫“内地延长主义”。表面上学大陆模式,建公学校堂,修基础设施,识字率从3%升到高点。可骨子里还是剥削,台湾糖米全出口日本,经济命脉捏在殖民手里。台湾人开始觉醒,1920年代冒出自治运动。蒋渭水、林献堂这些知识分子办《台湾青年》,推议会请愿,要求参政权。日本表面应承,实际拖延,运动被压下去。文化上,日本推日语教育,汉学渐废,台湾人两头不靠,身份尴尬。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全面化,台湾成后方基地。他们启动“皇民化运动”,总督小林躋造下令,从精神到生活全盘日本化。居民改日语姓名,穿和服木屐,家谱祖牌位烧掉,改拜神社天照大神。报纸中文栏目没了,学校只剩日文课,青年强制军训。1941年建“帝国臣民奉公会”,全岛强制入会。抗战后期,日本兵源短缺,强征台湾青年20多万当炮灰,阵亡率高得吓人。台湾人表面顺从,暗地里抵制,藏祖牌、偷说汉语,坚持中华信仰。这运动最黑心,挖台湾文化根,造就一代亲日情绪。 日本这50年布局,不光抢资源,还在人心上做文章。殖民结束时,1945年抗日胜利,台湾光复,回归祖国。可遗毒没散,部分人受日式教育影响,对日本有滤镜,甚至为侵略者张目。战后,岛上经济起飞,但身份认同乱了套。有些势力借这点散布分裂言论,阻两岸交流。说白了,台湾问题拖到现在,不是美国或台独单干,而是日本当年那手阴招在作祟。它让岛上有些人觉得回归有亏,实际是殖民洗脑的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