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的母亲初永真于11月6日辞世,享寿100岁。 这个消息由其子郭台铭通过社交平台告知外界,没有铺张的讣告,没有肃穆的灵堂,更无繁琐的公祭仪式——这是这位百岁老人早已定下的遗愿,一份穿越世俗喧嚣的通透抉择。 在当下不少家庭即便经济拮据仍执着于丧葬排场的风气中,这样的安排恰似一股清流,它提醒着人们:孝顺的真谛从来不是死后的繁文缛节,而是生前日复一日的陪伴与尊重。 山东烟台的乡野与青岛的街巷,见证了初永真的青春岁月。 1925年出生的她,16岁便随家人背井离乡谋求生计,命运的齿轮在青岛悄然转动,让她遇见了身着警服的郭龄瑞。 1946年的那场婚礼,不仅是两人缘分的起点,更开启了这个家族跨越海峡的迁徙史。 三个儿子的降生让这个家庭充满烟火气,尽管生活清贫,次子郭台强需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三子郭台成早逝留下遗憾,但初永真用坚韧撑起了整个家。 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母爱,温暖了郭台铭的一生。 幼年时牙齿不佳的他,总能吃到母亲咬软的食物,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成年后创业忙碌,母子俩即便相隔万里也每日视讯畅谈,回到台湾后的散步时光更是雷打不动的约定。 在家庭的重要节点上,初永真始终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她亲自认可曾馨莹的儿媳身份,见证2008年那场圆满的婚礼。 2022年的蔡琴演唱会上,当《叹十声》的旋律响起,这位百岁老人眼中闪烁的光芒,定格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而晚年五年的住院时光里,郭台铭与曾馨莹的每日陪伴,麻将桌上的欢声笑语,以及她对儿媳的频频夸赞,都让这段岁月充满温情。 初永真的力量,从未局限于家庭的方寸之间。 1974年郭台铭创办鸿海时的资金困境,被她通过标会筹得的20万元新台币化解——一半用于儿子的婚礼,一半化作创业的火种,这才有了后来全球顶尖的电子代工厂。 她的公益脚步同样坚定,2003年回乡探亲时捐资1500万元人民币兴建中学并亲任名誉校长,2016年以九旬高龄无息借出4500万元新台币助力国民党周转,每一次出手都彰显着她的热忱与担当。 而郭台铭以父母名字命名的永龄基金会、台大癌医中心的“永真健康医疗大楼”,则让这份精神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永远真诚”这四字母训,是初永真留给子女最珍贵的遗产。 它融入了郭台铭的经营哲学,也刻进了这个家族的精神基因。 从战乱迁徙到抚育子女,从支持创业到投身公益,初永真用百年人生书写了一部关于坚韧、善良与真诚的教科书。 她的离去,或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但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暖与力量,终将跨越海峡,在两岸大地继续传递。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