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十余起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其

轩叔观察 2025-11-07 15:36:31

2025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十余起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山东泰山的文物涂写案件因其特殊背景引发社会对文物执法的关注。[听歌] 2021年7月18日凌晨,来自菏泽的张某某、李某某携带红色记号笔进入泰山景区,在"天下奇观"石刻、"孔子登临处"牌坊等35处文物表面涂写字迹。 经查证,二人使用的是易清除的记号笔,而非网传的刻划工具,被告称"认为在泰山留名能改变运势"。 被涂写的包括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9处省级文保单位,清理修复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共计7万多元。 泰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碑刻石材的原始表面一旦受损将不可再生。 2023年4月,泰山区法院作出创新判决:张某某获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李某某单处罚金,共同在省级媒体公开致歉,并通过700小时公益服务承担部分赔偿。 这种"劳务代偿+公开致歉"的模式,在文物破坏案件中尚属首创。 案件判决后,泰山景区在摩崖石刻等重点区域加装50余套人脸识别设备,实现24小时智能预警。 同时联合短视频平台开展专项治理,三个月内下架2.3万条涉嫌宣扬迷信破坏文物的视频。 当这些反面教材再次被拿出来时,网络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判得好!上次在西安城墙看到密密麻麻的刻字真心疼,就该让破坏者用劳动补偿。” “这个‘劳务代偿’挺创新,比单纯罚款有意义。建议全国推广,让破坏者亲手参与文物清洁工作。” “作为本地人必须说两句!景区今年新增的电子留言屏就很智能,想留念的游客扫描二维码就能在虚拟碑刻题字。” “其实很多刻字者百年后都会后悔。杭州雷峰塔遗址保留着民国时期的乱刻字,如今都成了反面教材。” “明天正好要给孩子们上文物保护主题班会,这个案例太典型了。特别是那两个被告的文化程度,警示我们不能忽视基础文明教育。”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明旅游的参与者,用更智慧的方式延续文化记忆。” “从单纯罚款到‘劳务代偿+数字治理’,这种转变既让违法者真正意识到错误,也为其他景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样本。” “其实有比刀刻笔写更智慧的参与方式,用镜头记录光影变化,通过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这些新时代的‘到此一游’难道不香吗?” 你在旅行中见过哪些既文明又有创意的留念方式?或者遇到过令你痛心的不文明行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闻。 信息源:大河报

0 阅读:4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