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解除对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化名“朱拉尼”)及内政部长哈塔卜的制裁,中方投出弃权票。 说起沙拉,这名字背后的故事堪称跌宕起伏。他曾是“沙姆解放组织”的核心人物,该组织前身与基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3年他因此被列入国际制裁名单,美国当时更是开出1000万美元的高额悬赏通缉他。 短短十余年时间,昔日被美方视作“恐怖分子”的人物,如今却即将踏上白宫的红地毯,这样的转变怎能不让人瞠目结舌?11月10日,沙拉将与特朗普会面,双方计划宣布建立“反恐合作”,美方更是抛出重磅消息。 要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设立空军基地并部署美军,名义上是为了打击ISIS。美方代表沃尔兹对此大加赞赏,称这是叙利亚“走向辉煌的新契机”,即将迎来“崭新的时代”。可这样的论调真能站住脚吗? 中东地区的乱局早已证明,没有根基的“合作”如同空中楼阁,单方面主导的决议难以服众。叙利亚历经多年战乱,百姓早已饱受流离失所之苦,所谓“崭新的时代”,难道要建立在昔日通缉犯与曾经的追捕者握手言和的基础上? 中方的弃权票,恰恰道出了许多国家的隐忧。中方明确表态,安理会的决策必须充分考量叙利亚当前的反恐与安全形势,核心是要严防资金和武器流入恐怖组织之手。 这绝非多余的担忧,要知道“沙姆解放组织”的前身曾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极端组织分支,其历史关联至今仍让人难以完全放心。反恐不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幌子。 一旦监管缺位,所谓的“合作”很可能沦为极端势力死灰复燃的温床,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回顾叙利亚危机的演变,从最初的内部纷争到后来的“代理人战争”,再到如今被包装的“反恐合作”,背后始终掺杂着大国博弈的影子。 美国曾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进入叙利亚领空,如今又计划设立空军基地,这样的举动究竟是为了地区稳定,还是另有图谋?要知道,2013年美国悬赏通缉沙拉时,罗列的罪名正是其与基地组织的关联。 如今突然“冰释前嫌”,甚至要联手反恐,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难免让人质疑其真实意图。大马士革作为叙利亚的首都,承载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与希望,如今却可能迎来外国驻军,这对叙利亚的国家主权而言,究竟是保护还是侵犯? 国际社会的共识向来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未经充分协商的军事部署,都可能成为新的冲突导火索。叙利亚人民渴望的是真正的和平,是无需担忧战火纷飞的安稳生活,而不是被当作大国博弈的棋子,在各种名义的“合作”中再次陷入困境。 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不盲目附和也不刻意反对,而是基于事实和地区安全大局作出判断。反恐斗争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要考虑到叙利亚的实际情况和地区国家的合理关切。 正如俗语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仓促推动的决议或许能换来短期的舆论热度,却可能埋下长期的安全隐患。11月10日的白宫会面即将到来,叙利亚的未来走向充满变数。国际社会更应保持清醒,不能被表面的“合作”蒙蔽双眼。 真正的和平与稳定,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决议或政治交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所有相关方放下私利,以叙利亚人民的福祉为重,通过平等协商找到共赢之道。中方的弃权票,既是对当下局势的审慎,也是对未来和平的期许。 希望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决议,不会成为新冲突的开端,更希望叙利亚能真正走出战乱,让百姓早日过上安宁的生活——这才是国际社会应有的共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