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决定要对金正恩动手,还提到了中国。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时间11月3日表示,计划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7 20:09:39

美国决定要对金正恩动手,还提到了中国。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时间11月3日表示,计划未来数日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辖下一个委员会,制裁7艘怀疑违反联合国制裁的朝鲜船只。 美朝关系走过一段曲折路程,早年特朗普上台后,积极推动高层接触。 美朝关系从来不是直线前进,而是充满弯道的拉锯战。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就把高层接触当成突破口。2018年新加坡峰会拉开帷幕,双方签下联合声明,承诺推进无核化和安全保障。那是冷战后罕见的首脑直面,全球一度憧憬半岛解冻。次年板门店会晤更添戏剧,特朗普跨过三八线,成为历史注脚。这些举动缓和了核危机氛围,美国寄希望于个人外交撬动朝鲜让步,避免军事摩擦升级。现实中,峰会虽制造亮点,却未触及制裁松绑的核心分歧。朝鲜坚持安全需求未解,美方则视核冻结为底线。几年下来,这种互动模式暴露局限,外交热情渐冷,半岛问题回归老路。 特朗普2025年重掌白宫,本想续写旧章。10月亚洲行中,他在首尔公开表态,年内愿与金正恩会晤,通过韩国渠道试探平壤口风。这延续了华盛顿的温和开局,意图重拾峰会效应,稳住地区平衡。韩国总统积极配合,提供情报支持,美韩日三角框架下,接触信号频发。表面看,这套策略接地气,避开硬碰硬,争取时间化解核扩散风险。实际操作中,美国情报机构已锁定朝鲜违规路径,外交示好不过是幌子,为后续施压铺路。特朗普团队清楚,单靠口头邀约难换实质让步,朝鲜实力积累让其底气十足,不再急于谈判桌。 朝鲜态度却日趋强硬。7月金与正通过官方媒体直言,美方会晤提议纯属单方面,平壤已不把对话当解除经济枷锁的捷径。这番回击浇灭华盛顿的热切,特朗普多次社交发声也如泥牛入海。平壤转向自力更生,核设施扩建,导弹试射常态化,宣告拥核地位不可逆。过去六年,朝鲜军工技术迭代迅猛,外部压力反成催化剂。美国情报显示,平壤资金链虽受制裁挤压,却通过地下贸易维持运转。美朝互动从高光滑向僵局,根源在于互信缺失,美方未回应安全关切,朝鲜则视制裁为敌对信号。这种不对称博弈,让华盛顿政策摇摆,从拉拢转向高压,制裁工具再度上阵。 11月3日,美国国务院官员正式亮剑,宣布计划向联合国安理会下属委员会提交提案,针对7艘涉嫌违规的朝鲜货轮实施制裁。这些船只长期从事非法煤炭和铁矿石输出,年产值高达2亿至4亿美元,直接流入核导弹项目。情报部门追踪显示,它们常关闭自动识别系统,伪造文件绕过检查,航线多经邻国转运。华盛顿此举标志政策基调转变,从软性外交到经济封锁,试图掐断平壤军费来源。规模虽小,却象征性强,特朗普需向国内选民展示对朝强硬姿态。韩国和日本盟友提供数据支持,强化多边施压框架,避免美国单干形象。 联合国安理会机制决定了提案命运,15成员国须共识通过,中国和俄罗斯席位成最大关卡。美方提前游说,韩国大使分发报告,日本代表附和数据,但中俄立场倾向平衡施压与沟通。过去类似针对监测小组的提案,就因反对票受阻。此次行动预计难获全票,华盛顿早有预案,9月底财政部更新黑名单,锁定朝鲜武器贩运网络。单边措施先行,服务国内政治需求,展示政策活跃度。船只网络韧性强,可快速改旗或路径,制裁效果打折。安理会框架下,决议不止惩罚,还需政治进程,美方一味硬推,只会加剧分歧。 朝鲜对美方举措反应激烈。官方声明警告,将采取果断反制,不容姑息。平壤重申谈判空间已尽,专注内部发展,导弹测试频次增加,技术水平跃升。拥核事实已成定局,外部压力难撼其决心。韩国媒体报道,朝方视此为敌对升级,堵死对话渠道。美国若强推,可能适得其反,刺激封闭姿态。半岛问题症结在于美未回应无核化关切,也不愿直面安全需求,如今倒打一耙,暴露政策困境。特朗普转向高压,源于前期示好失效,旧日互动未解核心矛盾。 中国立场保持一贯。作为安理会关键玩家,北京认真落实现行决议,推动协商化解争端。外交部多次重申,中朝睦邻独立于外部议题,不能混为一谈。提案点名中国路径,实为转移视线,却忽略共享稳定目标。中国始终反对对抗升级,主张安理会框架下推进政治轨道。若美方单干,不仅共识难成,还扰乱全球供应链。朝鲜船贸违规需多边合作,北京已加强港口巡查,卡车检查常态化。长远看,对话仍是出路,单边施压难奏效。

0 阅读:53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