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日出台新规:强调“安全第一”,禁止使用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 按照规定,所有

印度近日出台新规:强调“安全第一”,禁止使用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 按照规定,所有外方卫星服务提供商必须向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印度规定,所有外方卫星轨道上的卫星将在2024年3月之前彻底换轨。 印度当局此举显然是“安全第一”,不希望与“敌对国家”合作。该名单上的公司包括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星链等欧美公司,而申请与东方大国企业合作的公司则被搁置。 《印度时报》报道称,与东方大国合作的Zee媒体集团已开始切换到印度自有卫星。显然,印度此举并非出于商业利益,而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但印度也并非一味封闭,印度当局一方面收紧外资卫星服务政策,另一方面则大力推动本土制造。印度当局计划,到2033年,印度的太空经济将达到4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而目前这一数据仅为2%。 保护与开放并行,国家安全高于商业逻辑,这是印度当局的思路。通过不断封堵与“敌对国家”的合作,印度希望在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自主的太空产业链,并实现从追赶到并跑、领跑的目标。 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卫星服务,是其太空领域监管改革与地缘政治考量的结合。 此举选择性放行欧美企业、驳回中方申请,既体现对所谓“安全风险”的过度强调,也暗藏推动本土太空产业发展、抢占全球市场的意图,本质是安全优先下的产业保护与战略布局。 印度此举是地缘政治博弈下的安全导向决策,将太空领域合作与“国家安全”深度绑定,通过选择性限制特定国家合作、放行欧美企业,构建符合自身地缘利益的太空合作圈层,本质是把太空资源转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限制外资卫星服务是印度扶持本土太空产业的保护性举措,通过封堵外部竞争、倒逼国内企业切换至本土卫星,为本土太空经济铺路,其核心诉求是实现2033年太空经济占全球8%的目标,凸显发展自主产业链、争夺全球太空市场份额的经济战略意图。 印度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借“安全”名义搞针对性限制呗!放着好好的商业合作不管,专门卡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却给欧美公司开绿灯。 表面是防风险,其实就是想逼着国内用自家卫星、扶持本土产业,只是这种选择性封闭,能不能真实现太空经济目标还不好说呢! 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印度航空航天 印度卫星

0 阅读:0
月月观海边堆沙的建造者

月月观海边堆沙的建造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