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石”是一个容量单位,而非重量单位,并且其标准随着朝代更迭而变化。 简

晖志谈情 2025-11-09 14:43:28

中国古代的“石”是一个容量单位,而非重量单位,并且其标准随着朝代更迭而变化。 简单来说,一石粮食大约在今天的53公斤到60公斤之间。我们通常用一个常见的估算值:1石 ≈ 60公斤。 下面是详细的解释: 1. “石”的本质是容量单位 “石”(读音为dàn,现代与“担”相通)原本是计量谷物等干货的容量单位。它的定义是: 1石 = 10斗 = 100升 所以,问题就转化为:古代的一升相当于今天的多少升? 这个换算标准(即一升的实际体积)每个朝代都不同。 2. 历代“一石”的大致重量 由于各朝代的“升”大小不一,一石粮食的重量也不同。以下是一些主要朝代的估算: · 秦汉时期: · 1升 ≈ 今天的200毫升 · 1石 = 100升 ≈ 20,000毫升 = 20升 · 粟米(小米)的容重约为每升0.75-0.8公斤。 · 因此,秦汉一石粟米约重30公斤左右(约60斤),一石大米约重27公斤左右。 · 隋唐时期: · 分为“大制”和“小制”。官方常用大制。 · 1升(大制)≈ 今天的600毫升 · 1石 = 100升 ≈ 60,000毫升 = 60升 · 因此,唐代一石米约重45公斤左右(约90斤)。 · 宋元时期: · 容量单位比唐代又有所增大。 · 1升 ≈ 今天的670-1000毫升(宋元变化较大) · 1石米的重量大约在50-60公斤之间。 · 明清时期: · 这是最接近我们现代常用估算值的时期。 · 1升 ≈ 今天的1,035毫升(明清营造升) · 1石 = 100升 ≈ 103.5升 · 大米的容重约为每升0.75-0.8公斤。 · 因此,明清一石大米约重77.5公斤左右。 但请注意,明清同时也有一个重量单位“担”,而粮食贸易中常用的是“漕斛”,实际征收和计算时,一石米的重量通常被约定俗成地认定为120斤(旧制斤)。 · 明清的1斤约等于现在的596.8克。 · 所以,120斤 × 0.5968公斤/斤 ≈ 71.6公斤。 3. 为什么通常说“一石约60公斤”? 虽然明清一石的理论重量超过70公斤,但在近现代以及很多历史研究和文学作品中,为了便于计算和形成一个通用的概念,人们常常进行简化: · 采用“百斤为一石”的近似说法。 · 而旧制一斤(16两)约等于0.5公斤(实际为0.5公斤多一点,但取整很方便)。 · 所以,100斤 × 0.5公斤/斤 = 50公斤。 更常见的取整是 60公斤(即120市斤)。这个数字作为一个大致的、通用的估算被广泛接受。 总结与换算表 为了方便您理解,这里有一个简化的总结表: 朝代 一石约合今天 一石米约重(估算) 备注 秦汉 约20升 约30公斤 以粟米为准 隋唐 约60升 约45公斤 以大米为准 宋元 约67-100升 约50-60公斤 变化较大 明清 约103.5升 约71.6公斤 按120旧制斤计算 通用估算 --- 约60公斤 近现代为方便计算的常用值 结论: 如果您需要一个简单易记的答案用于阅读或粗略计算,那么请记住: 古代一石粮食 ≈ 60公斤(120市斤)。 但如果您在进行精确的历史研究,则必须指明具体的朝代,并查阅该时期的度量衡考证数据。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晖志谈情

晖志谈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